听新闻
放大镜
百姓心中有杆秤
2020-12-31 10:15:00  来源:江苏省政府扶贫办

  2016年3月份,我受所在单位淮安市政务办委派,负责挂钩涟水县朱码镇军田村扶贫工作,担任村委第一书记。今年5月份,淮安市政务办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一起到挂钩帮扶的军田村开展“大走访大接访大化解”活动,活动结果显示,村民对村“两委”的工作高度认可,对村里一年多来的变化非常满意。看着单位领导向我投来的赞许目光,我心里暖洋洋的,因为这是对军田村发展情况一次全面的民意调查,也是对我担任村第一书记一年多来工作成效的检阅。

  回想驻村帮扶一年多来的工作,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建起了村党支部活动阵地,党员活动有了家;建设“爸妈食堂”,村里困难老人免费吃上了可口的饭菜;打造“田园书舍”,为村民和留守儿童找到了文化活动基地……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我驻村帮扶的点滴付出或许只是沧海一粟,但驻村百姓的高度评价和各级领导的赞许,依然令我振奋,并为之自豪。百姓心中有杆秤,秤砣就是老百姓。

  百姓的满意源于尊重民意去帮扶

  2016年3月17日,我赴涟水县报到当日,便到军田村开展建档立卡困难户暗访工作,同时深入该村开展调研。通过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我与军田村干部群众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对该村的生产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群众生活情况有了详细的了解,并形成了具体工作思路。即在军田村现有基础上,通过加大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提高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加快土地流转进度,提高农业生产产业化、规模化水平;建设村支部党员活动室,为村支部活动提供基本场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

  百姓的满意源于实干。工作思路确定后,关键就要看落实了。

  建设村党支部党员活动中心,让党员活动有了“家”。作为经济薄弱村,因村里基本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导致村里至今没有村党组织活动阵地,不得不租用村民房屋办公,村党组织生活正常化难以得到保证。为改变村里至今没有村部的现状,我积极协调筹措村支部建设资金,投入十多万元对镇里协调的300平方毛坯房进行全面装修并添置办公设备和附属配套设施。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装点一新的村支部二层楼房展现在了村民的面前。

  建设“爸妈食堂”,使其成为村里困难老人的“幸福院”。我在调研中发现,村里有1700多人口,但大多外出打工,常住人口只有不到500人,其中近八成都是老人。对一些困境老人来说,吃饭都成了问题。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可是关系困难老人幸福感的大事。发现了问题,就要去解决。我协调共同帮扶该村的民建淮安市委,与南京爱德基金会合作,针对村里85名高龄、孤寡、独居、残疾、失能老人设立了爱心“爸妈食堂”项目。我协调政务办出资修缮了“爸妈食堂”项目所需的房屋设施。从2016年12月31日起,85名老人每天中午都能免费享用丰盛的午餐。记得今年4月的一天中午,我在村里工作,看到76岁的老人曾庆华乐呵呵地骑着三轮车和老伴来到位于村支部院内的“爸妈食堂”吃午饭。用完餐后,曾庆华告诉我:“中午吃了四菜一汤,很满意!食堂的菜每天几乎都不重样。餐后带着这股快乐劲再和老友们聊聊天,打打牌,一下子感觉老年生活很幸福!感谢党和政府关心!”看着老人们幸福满足的笑容,我感到无比欣慰。能实实在在带给这么多村民幸福,让他们发自肺腑地感谢党和政府,我一下子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意义,再苦再累也都值得!

  建设“田园书舍”,使其成为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在建成村支部办公楼和“爸妈食堂”的基础上,我与村委共同研究,决定继续围绕村民的生活实际,建设一处集办公、食堂、医疗、图书文化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村民活动中心,真正丰富、改善村民的生活,让他们有更大的获得感。2017年,取名为军田村“田园书舍”的爱心图书室开工建设,并邀请了南京大学建筑系教授专业团队免费为图书室进行设计规划,现已建成。“田园书舍”为村民及留守儿童提供了学习的好去处。

  百姓的满意源于精准施策。

  精准施策是驻村帮扶的指导思想,“精准”就是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所在村的突出问题和关键问题,让被帮扶村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让村民更有获得感,让村子有永续发展的后劲。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把村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好是我在军田村帮扶的头等大事,事实证明这个首要的工作抓得准,做得好。军田村的民生主要是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解决公共服务,把老人的就餐问题和留守儿童的学习活动阵地做好,对村里来说就是较大的民生问题,围绕这方面建设的“爸妈食堂”和“田园书舍”两个项目也很有针对性。而在村里,如何让建档立卡的困难人群有更多获得感也是重大民生问题。我紧紧抓住针对村里困难农户的重点帮扶工作,组织我办科级以上干部开展了结对帮扶村里所有低收入农户工作。两年投入十多万元开展多次慰问和帮扶活动,仅2016年就投入了86万元,群众的获得感显著提升。

  两年来,我通过协调争取,投入3万元为村里维修了1000多米防渗渠,投入35万元购买了灌溉设备,投入1万元修建了节制闸。为提高村里集体经济收入,2017年,我为村里成功争取到投入60万元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为村里带来8万元左右的集体经济收入,收益期可达25年。

  回顾我近两年的扶贫实践,实际上就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者简介:孟爱民,男,淮安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综合处处长,2016-2017年度淮安市委驻涟水县帮扶工作队队员、朱码镇军田村第一书记。

作者:  编辑:杨月  
集群头条
案件发布
新媒体
微信
微博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