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检察网 > 读书 > 要闻 > 正文
[新书推荐]董新建:用文学照亮法律不及之角落
2018-03-07 08:32:00  来源:江苏检察网

  “不冤枉一个好人,也决不放过一个坏人。”是执法者维护公平正义的一句响亮的口号,然而,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

  我从事检察工作30年,经办过上千件重大、疑难、复杂的刑事案件。不冤枉一个好人,可以做到,而决不放过一个坏人,实在是很难做到。因为,证据即使已经符合“两个基本”的证据要求,百分之九十的证据证实犯罪嫌疑人有罪。然而,缺少了一两个关键证据,证据没有形成环环相扣的证据锁链,还没有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就有可能是一起错案。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证据学研究所所长、刑事错案研究中心主任何家弘说过:“刑事错案是在司法系统打击犯罪的过程中发生的。然而,制造错案本身也是一种犯罪,而且是以法律的名义去伤害乃至杀害无辜的公民。因此,这种犯罪具有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确,司法工作万分之一的失误,对于当事人都是百分之百的伤害。对于那些当事人及其家人来说是飞来横祸,是灭顶之灾。刑事错案不仅损害个人利益,而且损害公共利益,破坏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公平正义也就荡然无存,司法的公正和权威也必将丧失殆尽。防范冤错案的发生,是在守护司法公平正义的底线。

  在当公诉人的那些日子里,我整天阅卷、提审、开庭,就像在悬崖边行走,随时面临坠崖的危险。尽管如此,错案还是发生了……当年,我担任公诉处长时,有一起故意杀人案件,承办人在提交案件讨论时就发现证据有瑕疵,而这点瑕疵还不足以否定整个案件。检察机关将案件起诉到法院后,一审法院判处被告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上诉后,被告人推翻过去所有的供述,而那点瑕疵颠覆了整个案件。检察机关将案件起诉到法院后,法院作了无罪判决,检察院没有足够的理由去抗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错案。

  近些年来,有关冤错案的报道不绝于耳,聂树斌案、呼格吉勒图案、赵作海案、佘祥林案、杜培武案、徐计彬案、李久明案……案案触目惊心,让人不寒而栗。

  错案的形成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侦查粗糙,原始证据不足;侦查监督不到位、审查把关不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虚假供述和证人的虚假证言;侦查、司法人员人权观念淡漠,急于求成,导致刑讯逼供、伪造证据、司法鉴定错误等等。

  在当下中国,刑事错案的发现和纠正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石东玉和杜培武的错案得以纠正是因为偶然发现了真凶,可谓“真凶再现”;滕兴善、佘祥林和赵作海的冤案得以平反则是因为当年的“被害人”意外生还,堪称“亡者归来”。

  古今中外,冤错案总是刑事司法领域中难以驱散的幽灵。它们若隐若现,时明时暗,啃噬着社会公众的良心,煎熬着司法官员的灵魂。刑事错案是司法的阴影,笼罩着我的心。让我迷茫、沮丧、痛苦……对心灵获得救赎的一种渴望,促使我苦苦寻觅着那一束光。

  文学,足以令我生存的那一束光线,缓缓照耀到我的心扉的暗区,慢慢驱散心灵阴影,弥合了世界与内心的缝隙。我在唤醒中复苏,渐渐地有了一线生机……我用自己的笔,去追索人性的光,刻画人性的暗,寻求更多的公平正义。

  《风雪将至》是一部关于刑事错案的小说,悬念的设计,让人知道开头,绝不会想到结尾。故事曲折迷离,案中有案,错中有错,情中有情,人后有人,真相后面还隐藏着另一个真相。我试图用文学来解读错案的形成原因,犯罪嫌疑人的虚假供述;错误的司法鉴定;急于求成的破案动力;蒙受冤屈受害人的无助;黑恶势力的兴风作浪;凶手从善良到残忍的裂变;贪官在改制中巧取豪夺;老百姓对腐败的憎恨、唾骂、诅咒;下岗职工对企业改制的不理解、对基本生存诉求以及对未来幸福的期盼……当然,更多的是展现检察官在情与法、生与死、正义与邪恶较量中的艰辛和不易。

  诚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都是虚构的,但是我的小说大概可以称为“真实的虚构”。生活远比文学更加精彩,经办的上千件案件,使得创作素材唾手可得。

  我内心中有一种草根般低调、顽强、野蛮生长的力量,促使我不停地将这些故事写出来。我的前三部长篇小说《生死一线间》《魔方》《悬崖边》都是围绕女检察官苏方圆这一典型人物形象塑造创作的,而这一部《风雪将至》小说中的主人公依旧是我心中的女神苏方圆。

  苏方圆全票当选为检察长,刚上任的第一天在狱中的陈昌平就让母亲悄悄找到苏方圆申冤。他真是冤枉的吗?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阴谋?作为一名检察长、全国“十佳优秀公诉人”,她敢于否定自己曾经办过的案件吗?苏方圆对接踵而至的事件全然没有心理准备,一场人生的暴风雪来得猛烈,猝不及防。

  塑造好“苏方圆”这个人物形象,成为我一生的奋斗目标。在苏方圆身上倾注着我的爱,我的恨,许多场面都是我亲眼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我在苏方圆和自己之间游离、变换,似乎是真的,又似乎是假的。我仿佛和她一起在奋斗,在挣扎,在欢笑,在哭泣。

  我想通过塑造女检察官苏方圆的形象,梦想着让人们一提到检察官,就想到苏方圆,而不只是日本影片《追捕》中的杜丘。这个梦想大了一点儿,好在小说已经改编和正在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追梦正在路上。

  王兴东老师对我说过,作品的宗旨是创造人物,表现人情、人性、人道、人格。对主人公要采取激烈行动,设计困难的情境,逼他在两难的绝境中,要折磨他,一定要“心慈手狠”!前三部小说中苏方圆儿子被绑架,恋人成了贪官,丈夫感情出轨,朋友遭到陷害,自己惨遇暗杀……

  这一部小说中,我又让她吃了很多苦,不过,我还是留下了她一条命,最终,让亲密战友“铁头”替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因为,她重任在肩,她的故事还将继续。

  《风雪将至》在严肃的话题中采用诙谐幽默、口语化的写作风格,希望读起来不那么沉重。我尝试一种新的创作方法,希望能营造出悬疑的气氛,激起读者的期待心理。

  用文学的形式把法的力量、公平公正、法的信念建立、表现出来,远比写一部法学论文来得更加清晰,震撼,直抵人心。我希望在法律不及的角落,用文学之光去照亮!(作者:董新建 作者系江苏省镇江市检察院原副检察长 江苏省检察官文联会员)

作者:  编辑:拾冠之  
集群头条
案件发布
新媒体
微信
微博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