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根治“饭圈”乱象,谁都不能沉默
2021-07-23 10:37:00  来源:检察日报

  近日,中央网信办决定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解决7类网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其中一类为聚焦深入整治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互撕谩骂、拉踩引战、刷量控评等行为。而就在前不久的6月15日,中央网信办启动了在全国范围内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清理各类“饭圈”乱象行为。

  从最初传统的单向情感仰慕,到如今双向互动的虚拟社交关系,粉丝与偶像之间的链接,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资本市场的推崇。泛娱乐化时代,粉丝经济被过度追捧,“饭圈”成为娱乐资本的重要变现渠道。一些资本方盲目逐利,将社会责任抛诸脑后,在唯“流量经济”论的加持下,一系列明晃晃过度销售的方案砸向粉丝,尤其是未成年粉丝成为他们的“钱袋子”。整治这种无底线收割利益的“饭圈”乱象,监管部门要实施精准治理,同时着力探索、改革相关部门现行的监管模式,从所涉产业利益链条的各个环节入手,实现监督与建制并重。

  与此同时,相关执法、司法部门应精准把握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下称“两法”)的深刻意蕴和具体规定,该严则严,当宽则宽。纵观当下“饭圈”乱象,不仅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是非观形成了严重误导,严重破坏清朗网络生态,甚至无视“两法”之规定,一次次突破法律边界,严重伤害未成年人的稚嫩身心。更有甚者,“饭圈”乱象背后存在较为成形的黑灰产业链。面对这根“硬骨头”,执法司法部门不仅要深挖彻查,更要时常反思,在履职过程中,是否实现了刚性监督与柔性协作相结合,真正践行了从“多做一些”向“做优一些”的转变?是否在切实执行上做到了精益求精?

  然而,仅有监管、执法司法部门的力量,还远远不够。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确立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明确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体系。在粉丝群体甚至网络民众趋于低龄化的当下,在尚未确立正确价值观、缺乏判断力的未成年人面前,家庭、学校,乃至社会上每一位秉持社会责任感的人士,都应拒绝沉默。毕竟,引导未成年粉丝理性追星,创新法治宣传教育载体,推动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共治共建共享格局,责任在你,责任在我。

  慎于做人,严于从艺。越是在文化多元的当下,越需要更多对艺术虔诚、葆有匠心与定力的文艺工作者。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让一代代德艺双馨艺术家对职业的至真至诚得以接续,是根治“饭圈”乱象的不二法门。

作者:史兆琨  编辑:杨月  
集群头条
案件发布
新媒体
微信
微博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