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搬家公司强迫客户接受加价服务
2025-09-01 09:46:00  来源:检察日报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检察院检察官联合区人大代表严洪海(中)走访海曙区某家政服务公司。

搬家公司以低价吸引客户,在实际控制货物后以各种手段逼迫客户加价,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检察院在办理张某等人强迫交易案中,不仅严格审查证据,对张某等人提起公诉,还针对案件暴露出的搬家服务行业问题,向行业主管部门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建立健全行业信用评价体系。

搬家服务乱要价

2024年7月,海曙区检察院收到公安机关移送的张某等人强迫交易一案。张某等人利用其运营的搬家公司,以低价吸引客户达成搬家协议,在实际控制货物后以停止搬运、拒不离开、言语威胁等手段纠缠,迫使客户接受加价搬运服务。该团伙在浙江宁波、金华两地参与强迫交易258笔,涉案金额共计36万余元。

案件办理中,检察官在向职能部门调取搬家类公司相关数据时,发现该领域群众投诉数量较多,搬家服务行业较为混乱。在逐步厘清案件事实后,检察官通过仔细询问案件被害人、走访搬家服务公司、召集多家单位召开调研座谈会等方式发现,搬家服务市场管理不够规范,行业服务没有统一标准;市场准入条件宽松,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市场缺乏信用评价体系,消费者权益保障不足,维权渠道不畅。

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建立行业规范

2025年5月,海曙区检察院向行业主管部门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建议加强对搬家行业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促进行业法治化、规范化发展;突出行业协会自治自律作用,强化公示公信和行业培训,提高整体服务质量;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从严整治搬家行业违规行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7月,行政主管部门答复检察机关称,收到检察建议后加强了行业信用管理,统一的家政服务行业信用管理平台正在建设当中;强化了对搬家服务企业的检查指导,开展“双随机”检查和各类日常检查十余次;支持引导行业协会建立服务纠纷调解处理机构,完善了投诉举报机制。此外,宁波市家庭服务业协会以此案办理为契机发布《宁波市家庭服务业协会致全体会员的公开信》,进一步规范和推动家政服务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因案件疑难复杂,历经审查逮捕、二次退回补充侦查等程序,海曙区检察院于2025年5月21日以涉嫌强迫交易罪对张某等28人提起公诉。8月12日,该案最后一名被告人张某出庭受审。为切实加强人大监督,海曙区检察院邀请该区人大代表、宁波市家庭服务业协会秘书长严洪海等人旁听庭审。庭上,张某表示认罪认罚。

庭审结束后,检察官联合严洪海走进海曙区某搬家公司,回访检察建议落实情况。严洪海将随身携带的《宁波市家庭服务业协会致全体会员的公开信》送给搬家公司工作人员,以张某案劝诫从业人员守法诚信经营。

“人大+检察”联动解决民生难题

办案检察官告诉记者,在海曙区检察院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过程中,严洪海等代表提供了很多帮助,尤其是对很多行业问题的认识和分析。“人大代表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着丰富的行业经历与过硬的专业素养,是我们案件办理过程中重要的‘智库’,而且从根本上来说,检察监督和人大监督是同心同向的。”检察官说,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配合人大监督,能够实现“1+1>2”的效果。

今年以来,海曙区人大和海曙区检察院从健全制度规范、创新协同模式、强化转化衔接、构建长效机制四个方面入手,在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贯通协调方面进行探索,为“四督联动”机制提供案例,提高监督精准度,增强监督刚性,提升了履职实效。

“所谓‘四督联动’,就是将人大监督与纪检监察、审计、行业部门、社会等监督贯通协调,以‘组合拳’增强监督工作整体成效。其中的核心就在于‘联动’。”海曙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希望将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率先从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联动开始,关注民生领域的检察建议,及时转化为代表建议,推动解决社会民生问题。”

该负责人介绍,海曙区人大还结合“代表体验官”形式,组织代表参与司法办案、检察开放日、听证会等活动,联动督促解决了公共停车场无障碍停车位建设使用不规范等一批“民生关键小事”;搜集检察机关在办案时发现的社会关注度高、群众敏感性强的共性问题和苗头问题,先后推动解决涉及生态环境、文物保护、妇女及残疾人权益保障等多个领域的突出问题;优化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机制,形成“检察建议—人大建议—部门整改”的闭环链条。

作者:  编辑:刘雨霏  
集群头条
案件发布
新媒体
微信
微博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