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检察院联合该区应急管理部门,来到一涉案物流园区开展回访活动。园区内,“严禁非法储运油品”的警示牌格外醒目。“检察机关通过行刑反向衔接,形成了‘刑事+行政’的双重震慑,使治理效果得到了有力提升。”一位参与整治工作的执法人员表示。
2023年3月,在成都某物流园区,执法人员打开一辆看似普通的货车车厢,里面的景象令人心惊:车厢内加装了储油罐、加油机,毫无保护措施的4.6吨柴油正等待加注!
经查,2023年2月至3月间,某物流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蒋某与法定代表人李某私自改装了一辆厢式货车,使之成为一辆“隐形加油车”,并向公司内部多辆物流车辆提供柴油加注服务。
“加注操作员连基本培训都没有,柴油储存和运输环节的操作全凭经验,这辆‘隐形加油车’犹如一颗危险的流动炸弹,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承办检察官说。
案件被移送至新都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后,该院经审查认为,蒋某、李某的行为构成危险作业罪。但因二人主动坦白及认罪认罚,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该院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二款之规定,于2024年8月,依法对蒋某、李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不起诉不等于不处罚,蒋某和李某的行为虽然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但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同时,涉案物流公司作为非法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也应当一并受到处罚。”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后,新都区检察院立即启动行刑反向衔接工作程序,通过“行刑反向衔接智慧检察监督平台”,向公安机关、应急管理部门等制发检察意见书并同步移送案件材料。最终,蒋某、李某被行政拘留15日,某物流公司被处以5.5万元罚款。
案件办结后,新都区检察院没有止步于此。该院检察官经调查发现,区域内的物流企业集中,从业人员多,非法加油点、“黑油车”等非法加油情况成为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
今年1月,针对案件办理情况及案件中暴露出的成品油监管问题,新都区检察院向区委、区政府作了专题报告,依托“府检联动”机制,与公安机关、应急管理局、经信局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成品油市场经营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截至目前,全区共查处各类非法加油点9处,扣押非法加油车37辆、集装箱储油罐4个,查获成品油约73.6吨,侦办涉嫌犯罪案件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人,刑事拘留5人。
“我院将继续依托‘府检联动’机制,通过行刑反向衔接让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无缝对接,使违法者‘罚当其错’,推动行业治理升级,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承办检察官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