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江苏省宿迁检察机关以守护河清水净岸美的生态环境为目标,切实扛起守护“水韵名城”的检察担当。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270件,其中提起民事公益诉讼59件,2件案件入选最高检、最高法发布的典型案例,9件入选省级典型案例。
为协同治理大运河,市检察院建立京杭大运河“1+N”检察保护协作机制,开展联动监督。宿豫区检察院推动实施中运河风光带改造提升工程。出台《关于建立黄河故道乡贤公益诉讼观察协作联动机制的意见》,成立观察员办公室,建立黄河故道治理联动机制,吸纳6家行政机关共同参与。与沿岸6地检察机关共建洪泽湖生态保护检察联盟,开展河堤用地、网箱养鱼专项整治,推进洪泽湖生态一体化保护。与沂沭泗管理局建立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共同整治骆马湖,通过办案督促清除非法船厂、清理“三无”船舶。
为解决泗洪团结河长期黑臭问题,市县两级检察机关推动进行控源截污、清淤疏浚、建设污水管网、一体化泵站,该河水质已达到良好标准。针对部分地区生活污水、企业污水直排入河情况,宿城区检察院推动重新铺设污水管道。宿豫区检察院督促流经南崇河的2个乡镇加强协同治理,排查堵塞排污管道、增加污水处理设备,水质达到了Ш类水标准。沭阳县检察院针对新沂河河堤上固体垃圾散乱遗弃问题,牵头组织相关单位清理各类固体废物。泗阳县检察院督促拆除妨碍大运河行洪建筑物。
市检察院还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生态环境案件办理衔接机制,在全省首创乡贤公益诉讼观察员制度,探索“公益诉讼办案+基层治理协作”模式,该项目获评宿迁第五届十大法治事件。建成全省首个洪泽湖野生鸟类保护基地、骆马湖流域(沭阳)生态修复法治基地、生态公益林6个、碳汇林基地,组织300人次参加公益修复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