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兴峰:我还想去拉萨

【视频访谈】孙兴峰:与其说去援藏,不如说在“受援”(点击查看)

 

  孙兴峰,1989年出生,2014年法学硕士毕业后考入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检察院。2016年5月至11月,孙兴峰在西藏拉萨市检察院执行短期援藏任务,担任拉萨市院案管办副主任。因工作业绩突出,他被拉萨市院记个人三等功,并获首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和拉萨市检察机关优秀办案人员称号。

  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江苏检察网:众所周知,检察院一线办案很辛苦,你刚参加工作就被安排在公诉一线,请谈谈当初对这个岗位的理解和感受吧?

  孙兴峰:公诉工作对我有一种深深的吸引力。从本科时期,学校附近法院的巡回法庭多次到我们学校公开开庭审理案件,公诉人的飒爽英姿、能言善辩,让我十分羡慕。当时,我的心中就默默埋下了做一名优秀公诉人的种子。

    在我的心中,公诉人就应该怀公正之心、执正义之剑,惩恶扬善、伸张正气。硕士毕业时,我如愿以偿考入了检察院,并十分幸运地被安排在自己最向往的公诉部门。工作不久,我有幸观摩了我们苏州的“全国十佳公诉人”王勇处长对战田文昌大律师的庭审。就是那一次,我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高手过招”,让我很震撼,也激励我更加努力去学习业务。

    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两年来,我慢慢的从一个稚嫩莽撞的小伙成长为一个年轻但稳重的公诉人。我已经喜欢上这种“累并快乐着”的感觉。

经过多年磨砺,孙兴峰从一个稚嫩莽撞的小伙成长为稳重的公诉人

 

  江苏检察网:听说你结完婚就“离家”,当时是怎么想到要报名去拉萨的?有过担心吗?

  孙兴峰:我读大学时,一个舍友利用暑假去西藏旅行,回来后看了他所拍的各种藏区风光照片,简直让人沉醉。从此“西藏”在我心中成为一个神往的地方。

    记得第一次接到援藏通知时,我小小地激动一把,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趁年轻,要多出去开开眼界,接触不同的人和事情,给自己的人生增加厚度。况且,边疆地区真的需要我们,我们就应该去做点事情,这样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都能够得到实现。

  老实讲,去拉萨并不是完全没有顾虑。一是担心自己的身体是否能吃得消,毕竟属于高海拔地区;二是担心家里没人照顾,毕竟要待上半年之久。但我自认为身体还可以,体检之后,医生告知应该可以适应那边的环境。另外,妻子也非常理解我的心愿,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最后还是支持了我的决定。

检察官们的业余生活更团结,孙兴峰(后排左二)跟小伙伴们参加合唱

  江苏检察网:在拉萨的这段时间,你主要负责哪方面工作?

  孙兴峰:去拉萨当然是为了做点儿事情。我在拉萨被安排在案管部门,因为之前在苏州从事的是公诉工作,所以去拉萨前,苏州市院案管处专门对我进行了一个月的培训。

    到拉萨后,我先是对当地案管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发现这里面临着事多人少、业务开展不平衡、特色亮点工作少等问题。为此,我重点来推进拉萨市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工作,制定了《拉萨市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工作实施细则》,并对业务部门干警开展了专门培训,定期核查应当公开的案件信息并形成相关制度。

    信息公开率很快就上升了,拉萨市院的案管工作走在了全自治区的前列。之后,我参与修订了案件质量评查方案与评查标准,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面评查。

    在拉萨的这段时间,我总共评查全市案件146件,梳理出问题5大类、30小类,形成文字材料2万余字。编写的案件质量评查通报印发拉萨全市,有效提升了当地的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水平。

  江苏检察网:这次援藏工作真的是很有收获啊!话说回来,像你新婚燕尔就来到拉萨,独自一人的时候,会不会经常想家?

  孙兴峰:哈哈,背起包袱就是过客,放下行囊就到了家乡。一开始,高原对我来说是遥远又陌生的,我一直认为,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在拉萨时间虽说不长,但我早已爱上西藏的蓝天,更热爱这里朴实的藏民。每当想家、想妻子的时候,我就会和同事在拉萨的街道里走走,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有时候,我还会拿起手机自拍一下,给妻子跳起藏族规范舞,她很快会被我逗乐了、并忘掉了孤独感。

    现在,我手机里依然保存着大量藏区的珍贵照片,有空时就翻出来看看。

    我会再去西藏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回忆,真的很美。

 

2016年中秋节,依然在高原坚守工作的孙兴峰手持寄语向家乡亲友送祝福

 

  江苏检察网:访谈就要结束了,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孙兴峰:拉萨市院的同事都非常优秀,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常想,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一奋斗就是几十年,工作开展地有声有色,我们在那里短短半年,更没有资格叫苦叫累。

    与其说我是去援藏,不如说我也在“受援”。因为我在那里收获了满满的精神食粮,我一定会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带回江苏,激励自己和身边同事继续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特别感谢王金艳对本文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