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江苏基层检察长和博物馆长携手推进非遗保护
2020-01-20 09:03:00  来源:检察日报

  

  南通市检察院检察长俞昕水与吴元新代表(右)走访蓝印花布馆

  

  检察干警走访国际家纺城

  “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这一年来,检察机关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作的努力,让我倍感欣慰。对于未来知识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更充满期待和信心。”近日,江苏省人大代表、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吴元新在南通市检察工作通报会上说。

  2019年,江苏省两会期间,吴元新与省人大代表、南通市检察院检察长俞昕水联合提出《关于加强对南通蓝印花布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产权保护的建议》。会后,南通市检察机关围绕该建议的办理,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理念新、措施实、效果好。

  从不谋而合到联名提出建议案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0多年来,吴元新一直致力于南通蓝印花布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蓝印花布技艺的传承,必须走‘生产性保护’之路,通过创意设计来提升蓝印花布的附加值。这些年,我创作了近千件蓝印花布现代作品,获得40多项国家外观设计专利。”吴元新代表表示,知识产权重新定义了非遗文化品牌价值,让蓝印花布既有原真品质,又有现代气息。

  但吴元新在走访调研周边省市旅游摊点和各类电商平台时发现,侵犯南通蓝印花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知识产权的现象较为严重。“廉价仿品做工粗糙,图案随意,降低了真正艺术品的价值属性和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迫在眉睫。”

  他在与俞昕水检察长的一次交谈中,两人关于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理念不谋而合。“建议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作用,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非遗保护提供优质司法服务。”两位代表联名提交了建议案。

  司法保护从非遗领域向地方特色产业延伸

  代表建议关注点在哪里,检察机关工作就跟进到哪里。2019年,南通市检察机关开展打击非遗仿冒产品专项活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起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公诉案件56件132人,并建立完善公检法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加强衔接,形成打击合力。

  “知识产权保护不仅要在非遗领域深化,更应在创新活力较强、南通的特色产业领域拓展。”俞昕水表示。

  南通市是著名的“纺织之乡”,南通家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纺产业集群,是世界三大家纺中心之一,拥有“紫罗兰”“圣夫岛”等多个中国驰名商标。该市通州区检察院是南通地区知识产权案件三审合一试点单位,早在2013年,该院就在南通国际家纺城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心”。该中心作为知识产权检察保护窗口,在畅通诉求渠道、帮助处理知识产权法律纠纷、打击侵犯家纺产品知识产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在办理知识产权案件过程中,该院发现小型家纺生产企业、小型专业设计工作室以及家纺销售“小电商”是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案件的高发主体。为此,该院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监督相关行政执法部门查处商标侵权案件77件、假冒专利案件103件,有力净化了市场环境。

  “没想到我的建议会引起‘化学反应’。”吴元新代表非常认同检察机关在非遗以外领域全面开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理念,他认为,检察机关在落实代表建议上更进了一步、更深了一层。

  从打造专业办案团队到凝聚打击保护合力

  2019年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检察专业化建设乘风而行。着眼于通州区知识产权司法需求,市检察院在通州区检察院着力培育了一支知识产权专业办案团队。

  “当听到南通市检察机关正在培育这样一支专业化办案团队时,我非常高兴。”吴元新代表说,就像蓝印花布制作需要专门的技艺一样,专业的事需要专业的人来干。

  安徽淮北人魏某未经商标权利人授权和许可,在网上注册微信,通过快递公司,向微信客户大量销售假冒“富安娜”“波司登”“恒源祥”“罗莱”注册商标的羽绒被、蚕丝被、枕头、枕芯等,实际总销售金额9万余元,非法获利7109元。“该案案情虽然简单,但对于假冒商标和注册商标比对以及犯罪数额认定却比较复杂。”通州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负责人徐卫红介绍说,针对家纺类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该院形成了23个审查要点。“对照审查要点,看起来的难题不再难。该案起诉至法院后,法院对起诉事实全部认定。”

  “我从事蓝印花布技艺传承40多年,对蓝色很有感情。看到检察蓝,我更有一种亲切感。”吴元新代表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永远在路上,期待检察机关进一步持续发力,完善跨区域、跨部门协作执法机制,凝聚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合力,并建议能够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实施细则,使各地区在非遗保护中有一个落地抓手,为国家非遗项目传承保驾护航。

作者:卢志坚 陆晓妹 杜琴  编辑:杨月  
集群头条
案件发布
新媒体
微信
微博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