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朱玲:磨好暖心守护公众利益的法律之剑
2021-12-08 13:42:00  来源:江苏检察在线

  朱玲,丹阳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副主任。工作以来被江苏省检察院记个人三等功一次,被镇江市检察院记个人三等功三次;2018年12月被江苏省检察院、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全省检察机关先进工作者”称号;2019年9月被评为“镇江市第四届十大法治人物”。

  

  从家长里短到人间冷暖 她始终秉持为民服务的初心

  2010年的民事行政检察科主要承担着对法院民事、行政诉讼监督的法律职责,也是检察机关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每当申请人来访时,她都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从理解的角度帮助他们理出头绪,并尽力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至今,她还清晰地记得办理的第一起提请抗诉案件,申请人潘某与丈夫调解离婚时已怀孕,离婚后其生育一子并独自抚养至成年。潘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前夫支付孩子自出生以来的抚养费,法院审理认为起诉之日起两年前的抚养费已过诉讼时效期间,不予支持,仅支持其起诉之日前两年期间内的抚养费。面对适用诉讼时效理解不一的棘手问题,她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案例,从法律的立法本意出发,全面阐述了“从不具备被抚养条件之日起的两年内起诉的,其整个具备被抚养条件期间的追索抚养费请求权均不丧失”的观点,得到了镇江市检察院的认可,后该案由法院重审后全部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抗诉理由。

  “群众的每一件事情,不仅仅是家长里短,更是关乎人间冷暖的大事”。每当遇到疑难复杂案件时,她都会用这次的办案经验激励自己不断去学习、去研究、去耐心做工作。这样的努力还曾收获了一名劳动合同纠纷案当事人的认可,他专程赶来对朱玲说:“很感谢你们,我相信你”。

  从民事行政检察到公益诉讼 她始终践行守护美好生活的誓言

  十年来,基层检察机关民行部门职能有了较大的调整,朱玲是这场变革的见证者,也是这场挑战的亲历者。以工匠精神般认真细致的坚守“不变”应对变化,是她的选择,也是她秉持的司法信念。

  2013年,丹阳市检察院在全省率先探索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工作,她先后赴环保、国土、食药等重点行政执法机关开展大量调研,起草完成《丹阳市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工作暂行规定(试行)》《丹阳市检察机关督促行政执法机关履行职责工作办法(试行)》,并由丹阳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印发。2017年,检察公益诉讼成为了朱玲面临的一项全新挑战。为做好这项工作,她先后起草《关于在公益诉讼工作中加强协作配合的实施意见》《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举报奖励办法(试行)》等文件,参与设立丹阳市生态环境公益保护协会、丹阳市生态环境修复基地,大力推动公益诉讼工作开展。

  

  2018年期间,群众多次举报反映某企业存在非法用地行为,她获取线索后立即开展调查核实工作,多次向规划部门、地籍部门详细了解涉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现状等,在证实该地确实存在被非法占用情形后,依法向职能部门发出行政诉前检察建议,最终促使该地堆放机械迅速清理完毕,场地上硬化固化的水泥、砖石全部铲除,所占土地亦交还给当地村集体。“小案件、大作为”,群众的一份举报,检察机关的一次调查,保护的是土地资源,维护的是国家利益。该案被省检察院作为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在全省公益诉讼新闻发布会上公布。

  

  无论是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亦或是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探索,还是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推进,她都以“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去落实去雕琢,努力让每一滴付出的汗水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从创新探索到学思践悟 她始终保持孜孜不倦的追求

  办案之余,结合工作和创新实践开展深层次的思考,也成为了朱玲花费心思和精力的一项重要工作。用她的话说,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做好调查研究,虽然烧脑,但因为有兴趣,又是结合热爱的工作实际去深入探索,有趣也有意思。

  201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丹阳市检察院申报课题“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机制研究”正式立项,她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认真开展调研,查找文献资料,相关研究成果于2017年由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她参与的《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实证研究》《检察机关督促履行职责机制研究》等课题工作,被评为镇江市检察机关优秀调研课题成果。

  在理论研究之外,她还是全省民行信息化建设的探索者。作为全省检察机关网信建设试点项目“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平台”项目组成员,她深入环保、城管、交通等十余家单位进行走访调研,全面梳理项目需求、法律法规等,制定和调整比对规则,并就研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软件公司及时沟通、修正和完善,先后接待省内外各级检察机关、政府机关等参观学习57次。她所付出的不懈努力成为一束坚定有力的微光,为全省民行检察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前期探索举起了微弱但明亮的火把。

  在同事的美赞中,朱玲总是淡淡地一笑,依然保留着80后姑娘的那份恬静与灿烂。从检十年来磨的不是“霜刃未曾试”之剑,而是暖心守护公众利益的法律之剑,这是朱玲最深的感悟,也是她始终秉持和践行的初心。

作者:  编辑: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