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谢谢,这段时间我们终于能睡个好觉了!”11月23日上午,兴化某乡镇养狗噪声污染问题整改情况评估现场,附近居民老曹紧紧握着检察官的手说道。
2023年8月17日,某社交媒体平台上一则视频引起了江苏省兴化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的注意,视频中某地狗叫声不绝于耳,发帖人称附近有人收养了上百只流浪狗,经常在晚上狂吠不止,导致周围居民一直都睡不好觉。
考虑到该线索可能涉及噪声污染防治,承办检察官在与发布人联系确认地点后,立即前往该地核查相关情况。经询问了解到,2019年开始,居民王某(化名)陆续收养流浪狗饲养在家中,后因狗的数量越来越多,王某便将流浪狗安置在他家附近某企业废弃的宿舍楼房间里。三四年间,王某收留饲养的流浪狗高达百余只,虽说收养流浪狗本属好事,但因数量过多,且饲养地点在居民区,各种问题也相继而来。
该宿舍楼建设时间早,墙体薄,与周围居民区前后距离仅有一米,流浪狗经常在夜里成群嚎叫,导致附近居民夜不能寐。由于宿舍楼房间门口设置的防护栏较低,经常还会有大狗跳出来,在小巷里肆意穿行,朝着过往居民犬吠,居住在附近的罗大爷先后被咬过三次,这让周围的居民都不敢接近宿舍楼,担心被狗咬,每次有事只能绕远道。除此之外,上百只狗在各层楼道内随意大小便,虽然王某及其儿子负责打扫工作,但因人手不足,清理不及时,夏天狗的粪便在高温影响下,味道非常重,恶臭难忍。
居民区养狗带来的噪声扰民、环境污染以及伤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附近居民早已苦不堪言,面对大家的抱怨,王某置之不理的态度也让他与邻居的关系降至冰点。
了解到事情经过后,承办检察官仔细询问当地居民的意见。同时通过无人机航拍确认王某饲养流浪狗的位置属于居民区,且附近有超过100人居住,并委托泰州市兴化生态环境局对噪声进行监测,经监测确定此地噪声已经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2类标准,破坏了周边群众居住安全、宁静的生活环境,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兴化市检察院立即向行政机关及属地政府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履行噪声污染防治及监管职责。
案件办理过程中,兴化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红成亲自督办,多次至现场跟踪整改情况,以检察建议刚性推动属地政府与行政机关加强合作。同时多次对王某进行释法说理,积极为流浪狗寻找合适的饲养点。在属地政府与检察院的共同努力下,截至10月底,王某所饲养的流浪狗均办理了狂犬疫苗预防接种和免疫登记,并迁至新的饲养点,王某也对宿舍楼楼道进行全面清理。
问题整改时,正值网络上“恶犬伤人”舆论高峰期,由于该地住户较多,为避免出现类似恶性事件,兴化市检察院督促行政机关与乡政府推动居民委员会制定相关的养犬管理事项的民约,该乡镇遂提出倡议,呼吁居民文明养犬。
11月23日,兴化市检察院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通过现场走访、与周围群众调查等方式,对整改情况现场评估,宿舍楼道内粪便已基本清理干净,新的饲养点距离居民区较远,不会影响到居民生活。“太感谢了,现在狗叫声没了,晚上也能睡个安稳觉了,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附近居民高兴地一直对检察官表示感谢。
噪声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的严重问题,噪声污染防治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兴化市检察院高度重视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聚焦群众关心、反映突出的噪声问题开展监督,守护公众“安静权”。
为确保噪声污染防治常态化,下一步,兴化市检察院将加强噪声污染领域机制建设,与泰州市兴化生态环境局推动兴化城区内功能区、噪声敏感区划分,实现噪声污染点面共治,以检察监督回应民众对优美环境新要求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