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了那份虚假的婚姻登记,现在,我终于能买房了!”日前,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检察院检察官接到了张某的电话。
今年4月,海州区检察院就张某不服该区民政局作出的结婚登记行为行政诉讼监督案召开听证会,听取多方意见,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相关部门最终撤销了张某原虚假婚姻登记。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近年来,连云港市检察机关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高质效开展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听得清、看得见、摸得着”。
应听证尽听证
让公平正义听得清
“道路问题现在已经解决,终于没有纠纷啦!”今年初,一起因邻里间公共道路问题引发的故意伤害案当事人王某某这样说。
2021年初,王某某与邻居张某某因为修路问题产生矛盾,村委会多次协调未成功。两家人发生口角,张某某额头被王某某砸伤,经鉴定为轻伤二级。
在案件提前介入阶段,该院邀请3名听证员全流程参与,多次上门沟通,多角度摆事实、讲道理,并根据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于菲的建议,组织公开听证会。听证员通过“六尺巷”的故事和相邻权解读,再到实地勘察,公平划分双方边界,最终促成纠纷化解。
“公开听证,解‘法结’也解‘心结’,守住的是当事人心里的公平正义。”于菲说。
检察听证制度全面推行以来,连云港市检察院制定了《审查案件听证工作指引(试行)》以及听证方案、听证审查报告等13类工作文书,细化操作流程,明确22项召开和5项不宜召开听证会的案件情形,强化听证工作可操作性和规范性。
“我们要求检察长带头主持听证,切实发挥‘头雁效应’,高质效开展听证。”连云港市检察院检察长何建明介绍。2023年以来该院开展听证活动653件,覆盖全部检察业务,其中160件由检察长主持。
借助“外脑”智慧
让公平正义看得见
在办理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中,检察机关发现涉案渔民因法律意识淡薄,对破坏海洋渔业资源的行为往往没有正确认识。
“只是钓鱼的钩子稍微好点,很多人都会用,凭什么就处理?”2022年8月26日,在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听证会上,当事人游某某抱怨。原来,在禁渔期内,游某某等9人使用“延绳钓”的方式出海捕捞24次,共捕捞海鲈鱼等渔业资源8400余斤。
“定置延绳真饵单钩钓,在渔业管理中归于生产性渔具管理,在禁渔期内生产作业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你们在禁渔期内未经许可,大范围长时间使用延绳钓方式,名义为钓,实际上就是变相捕捞,容易造成大型经济鱼类发育繁殖受损。”听证员伏光辉的解释说明,让游某某心服口服,并主动缴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
伏光辉的另一身份是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发展促进中心高级工程师。连云港市检察院从高校、研究院吸纳了一批海洋渔业领域的学者、专家,专门建立水产听证员子库,为案件办理提供“外脑”支持。目前陆续建立了10个共180人的听证员子库,将具有海洋、金融、计算机等专业领域知识的听证员进行相对集中管理。
“根据不同的案件邀请不同专业的听证员,能够进一步将检察听证工作做实,也确保案件办理公平公正。”连云港市检察院案件管理部主任魏洋说。
助力社会治理
让公平正义摸得着
“现在学员们来我这里报名考驾照,我可以拍胸脯说考场风清气正。”今年元旦刚过,驾校王教练在赣榆区某车管所带领新一批十几名学员参加考试。
2023年3月,该院办理一起组织考试作弊案,涉案人员帮助近百名考生在机动车驾驶人考试中作弊。
承办检察官发现孙某等人只作案一两次,有的只是帮助亲朋牵线搭桥,未唆使,也未非法获利,属于犯罪情节轻微。
3月30日,该院召开拟不起诉公开听证会,3位听证员一致同意检察机关对孙某等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意见,并建议制发检察建议,促进驾考管理和监督。
检察建议发出后,相关单位迅速开展专项整治,采取取消涉案考生该科成绩或吊销驾驶证,依法处理和辞退违规人员,实施轮换制度等举措,有效规范考试秩序。
“通过召开听证会,不仅能让司法民主化、透明化,还能集思广益,共同推进社会问题解决。”参加此次听证的江苏祝其律师事务所主任潘长城说。
2023年以来,连云港市检察机关通过听证方式达成刑事和解案件81件,发出检察建议97件,促进邻里纠纷调解、生态环境修复、司法救助等370多个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