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监督办理一案 拓展整治一域 苏州市姑苏区检察建议多措并举治理“无证通行”
2025-03-12 09:36: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等工程运输车,体型庞大、载重惊人,进入市区前,均需申领通行证。一些不法分子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专门做起了伪造和买卖工程运输车通行证的生意,给道路交通安全埋下重大隐患。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检察院在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同时,推动交管部门精简申领流程、强化执法检查,对通行证规范化管理,从而堵塞监管漏洞,护航道路安全。

2023年2月,苏州交警在对一辆进入市区的渣土车例行检查时,发现司机李某神色慌张。交警仔细核查通行证,发现竟是伪造的。

令人惊讶的是,这张假证在外观上几乎与真证无异。近距离仔细比对,才能看出字体与排版有些许差异。假证上也有核验二维码,扫描后可以直接跳转至一个假冒的交管网站,与真网站几乎一模一样。

顺着线索,民警很快在姑苏区抓获了售卖假证的周某,并查获了3000余张未交付的假证。据周某交代,2020年9月起,周某通过路边小广告,联系到贺某(另案处理),并将车牌号、行驶路线等信息和真证的模板发给对方。贺某通过快递将做好的假证邮寄给周某。

经查,至案发时,周某累计伪造、买卖通行证1.7万余张,非法获利31万余元。2024年6月,经姑苏区检察院提起诉讼,法院以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处周某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8万元。

假证为什么能够成为非法通行的“护身符”?检察官走访发现,工程运输车每个月办理一张通行证,需要辗转于全市多个部门提交材料。下游的购买者对买假证缺乏足够的认识,便抱着侥幸心理办假证,即便被抓,违法成本也较低。而当前的路面巡逻执法,主要靠人工识别,而假通行证在外观、扫码识别上都达到了“真假难辨”的程度,致使被查车辆“频频通关”。

民生无小事,监督一案整治一域才是真正的惠及民生。面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2024年5月,姑苏区检察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社会治理建议书,建议打破行政区域壁垒,简化证件办理流程;推动技术迭代升级,精准查询通行证真伪;引导行业自治,强化运输主体守法经营的自律性。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对建议全部予以采纳。一方面,打破全市通行证申领行政区划壁垒,优化服务流程。目前,苏州已实现通行证申领全流程“一网通办”“一体监管”,大大降低了司机及企业的人工和时间成本。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进一步升级执法设备,将“通行证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接入大数据平台,确保在巡查过程中能够实时查询车辆行驶线路并快速核查通行证真伪。

为了提高企业安全意识,2024年10月,姑苏区检察院还与苏州市交管、住建等部门,共同召开全市工程运输企业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大会,200多家运输企业参加,从源头上杜绝“无证通行”。

作者:  编辑:颜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