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东海县检察院推动实施“归巢”工程 护佑涉案留守儿童
2025-05-16 09:39: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我现在在石英厂工作,每天按时上下班,挣的钱不仅够自己花,还能给家里分担些开支。爸妈也回来找到了工作,我们一家人终于能生活在一起了,真的特别感谢你们当时伸出援手,给我改变生活的机会!”5月12日,江苏省东海县检察院未检办公室接到了小亮的报喜电话。

时间回到2022年,当时16岁的小亮在市区某职中读书。当发现身边同学都使用新款手机时,家境普通的他萌生了攀比心理。在零花钱无法支撑购买需求的情况下,受到不良朋友的蛊惑,两人一起溜进手机店,偷了几部手机。案件侦破后,这个少年泣不成声:“我真的特别后悔,就因为一时虚荣,闯了大祸……”

案件移送到检察院,检察官走访调查发现,小亮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他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教导。

而小亮的情况并非个例。东海县检察院调研本地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发现,涉罪留守儿童占比达30%。为从源头上解决家庭监护缺失问题,东海县检察院联合人社、妇联等16个部门,实施涉案留守儿童父母“归巢”工程。县检察院登记留守儿童家长就业意向、工作经历等信息,推送给县人社局;人社局结合这些信息和企业用工需求,查找、协调合适工作岗位向家长推荐;团县委、妇联等单位则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为无法正常就业的留守儿童家长推荐适合的公益性岗位;对于想自主择业的家长,相关单位也会在职责范围内提供扶持措施。

了解情况后,东海县检察院便把小亮纳入“归巢”工程。检察官多次联系小亮父母,耐心宣讲返乡就业政策,反复强调父母陪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在检察官的劝说下,小亮的爸爸决定辞职回家,专门监护小亮。考虑到小亮是初犯,而且案发后主动自首,还积极赔偿、得到了当事人的谅解,检察院决定给他一次机会,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小亮在考验期开始前,小亮爸爸就回到老家,干起了农机收割的老本行,小亮也在一家水晶企业上班,表现特别积极。农忙时爸爸外出干活,就拜托姑姑帮忙照看小亮。后来,小亮妈妈也回到家乡,和爸爸一起照顾孩子。村委会的人都说,小亮像变了个人似的。最终,检察院综合小亮11个月考验期的表现,作出了不起诉决定。

在回访时,小亮爸爸特别感慨:“以前在外地打工,对孩子关心太少了。现在虽然收入少了点,但一家人能在一起,比啥都强!真的好好谢谢检察官,帮我们改变了小亮。”

现在的小亮,在石英厂里踏实肯干,每天都过得充实又有意义,他知道了赚钱的辛苦,也懂得家人陪伴的珍贵。曾经那个迷茫犯错的少年,终于走上了正轨,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作者:何维鹏  编辑:王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