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检察官故事]仪征阚立青:难忘那七天
2016-09-20 00:00:00  来源:

  国家检察官学院,有着中国检察官“黄浦军校”之称。8月30日至9月5日,京城秋味初显的时节,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检察机关教培管理人员培训班的培训,在这里度过了7天的时光。

  偏却心向往

  百善,北京市昌平区的一个小镇。听起来就很陌生,版图上找起来更加困难。别说我们这些京外人,就算你是一个地道的北京人,也很少有人知道此地。国家检察官学院就座落于此。可能这一带是首都规划中的高教园区吧,学院座落于此自有它的道理。偏向一隅,虽失去了繁华,但也远离了喧嚣,倒是静思求知的好地方。

  8月30日上午9时37分,我们扬州一行3人准点乘上高铁从镇江南站出发,约下午2时到达北京南站。从到达京城的那一刻起,我们便没了点对点的惬意。

  好在同一趟高铁上邂逅了苏州市院两位检察同行,一路上也便少了些寂寞。无需出站,忽上忽下地乘了一番电梯后,我们一行5人挤进了北京地铁4号线,至西直门站,又匆匆换乘13号线赶往一个叫西二旗的地铁站,再换乘城铁昌平线至沙河站下,经过一路倒腾后,约莫下午4点多钟,总算看到了学院的接站车辆。坐在接站车上,真有一种大学新生报到的感觉。

  百沙路9号,“国家检察官学院”,由前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的校名终于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这就是我们将要驻足几天的目的地。

  接站车径直将我们拉到学院1号楼,办完报到手续,我们一行又乘上学院的摆渡车前往学院4号学员公寓楼。至此,我们总算安顿了下来。

  稍事休息、打理,我便迫不急待地走出了学员公寓,沿着林荫步道去赏学院“美景”、品学院“味道”。

  我真心地钦佩设计师的匠心,偌大的校园大致被分成两大区块,东区是错落有致的教学区、西区则是曲径通幽的休闲景观区。看上去既有大家的风范,又不失小家碧玉般的秀气。

  如此偏僻之地竟有世外桃源般的宁静校园,怎不叫人向往。

  累并快乐着

  我们培训的班次是“江苏省检察机关教培管理人员培训班”,据了解,全国检察机关“省”字号的培训班办在检察机关“国”字号的最高学府里还很鲜见。据说举办全省性“教培管理人员培训班”江苏还是首开先河,足见江苏省检察院党组对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

  7天时间看上去不长,省院教培部门可没少操心。为了我们的培训能够圆满顺利,达到预期的效果,他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与院方共同编制了《学员手册》,详细制定了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学员须知、活动指南。还在我们这个班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进行了教学分组,就连培训班座位表都作了精心设计。更让我们感动的是省院教育处领导全程陪伴着我们,全方位保障我们的培训。

  学员们也挺拼的,7天的时间,除了报到当天略显宽松外,几乎每天都在公寓、教室、食堂三点间徘徊。原本休息的双休日课程也是排得满满当当,其中的一个晚上还安排了经验交流课程。

  培训课程虽然密集,几乎没有自由支配的闲暇时光,可我们觉得内心是充实的,珍惜了难得的培训机会;学员从全省各地汇聚一堂,聆听、交流、切磋,共同消化讲授内容,彼此畅叙检察之情,身心是愉悦的,值得回味。

  短但很受用

  7天的光阴匆匆而过,但7天的一幕幕却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学院秋季开学典礼那天,最高检李如林副检察长亲临典礼现场作重要讲话,充分说明了最高检领导对检察教育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作为参加典礼的一员,不仅觉得荣幸,而且深感领导的讲话既是一种勉励,又是一种期待。学员代表的讲话,更是表达了我们受训学员的心声。

  说心里话,培训之初我们对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确实肤浅,总觉得自己就是教育培训工作的一个组织者、召集人,因而感到难有作为。然而,通过几天的培训,使我切实对教育培训工作的理念有了彻底的转变,让我感到教育培训工作不可小视,它关系到检察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到高素质检察队伍建设、关系到司法公信力。

  在短暂的培训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恐怕是聆听《改革背景下的检察教育培训工作创新》、《现代培训课程设计》、《现代培训理念与技能》等经典课程以及那堂《检察教育培训项目的设计与评估》实训课了,它让我明白了一个成功的培训不仅要经历需求调研、培训设计、组织实施和培训评估等重要环节,而且教培管理人员还要参与其中,甚至要成为培训的主讲人。

  7天的培训结束了,但大量的教育培训实践与探索还在后头,如何将教育培训成果转化为检察战斗力,作为教培工作者还任重道远。(作者系江苏省仪征市检察院干警) 

作者:阚立青  编辑:拾冠之  
集群头条
案件发布
新媒体
微信
微博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