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付继博:“小案深挖”细微处守护公平正义
2025-11-14 09:31: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付继博,现任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检察院普通犯罪和重大犯罪检察部主任,2007年,他踏入海门区检察院的大门,这一干就是十八年。十八年里,他始终扎根在办案一线,把每一个案件都当作大事来办,在细微处守护着公平正义。在他心里,案子没有大小,人民的利益、法律的尊严最重。如果用三个词来形容他,大家都认为“敢于较真、勇于探索、精于钻研”最贴切。

敢于较真,较的是法律的真,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记得他办理过一起开设赌场的案子。嫌疑人曾在小学附近开过赌博机房,但案发时关了,距离到底算不算“附近”?这不仅关系到案件的公正处理,更关系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环境。为了弄清这个疑点,他自己跑到学校,拿出卷尺,实地一步步测量。最终确认,那个赌博机房离学校只有105米,完全属于法律规定的“附近”。正是凭着这股“较真”劲儿,他成功追诉了漏掉的犯罪嫌疑人和罪行,让法律的天平不偏不倚。这样的“小案深挖”,在他身上还有很多。他还办理过像陆某某特大骗税案这样的“硬骨头”案件,该案案涉金额达8.8亿元,入选了省里的典型案例,展现了一名党员检察官该有的责任和担当。他常常说,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我们的笔下有财产万千,有是非曲直,更有人命关天。

勇于探索,是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在法律适用中探索更精准的尺度。时代在发展,检察工作也是如此。监察体制改革后,职务犯罪案件怎么办?没有先例可循。付继博主动请缨,成为南通市首例监察委留置案件的承办人。没有经验,他就自己摸索。那段时间,他几乎天天加班加点,心里就装着案子。厚厚的提前介入报告写了快100页,一条条反馈意见不断修改,最终成功的解决了案件认定和程序衔接的关键问题。这也为全市办理这类案件趟出了路子,积累了宝贵经验。他说:“作为一名检察官,最重要的就是有一颗责任心。案子里的疑点,再小也要追到底,要对得起这身检察蓝,对得起胸前的党徽。”这份担当,正是党员先锋本色的生动写照。

精于钻研,是善于总结、思考,既要练就硬笔头,也要持续传递司法温情。办案之余,付继博还特别爱钻研。他总想着,怎么能把案子办得更好,怎么能从办案中发现更深层的问题,推动工作进步。在办一起涉及虚拟货币的案子时,他发现银行账户管理存在漏洞。为了写好检察建议,让建议真正“落地有声”,他下足功夫,跑去调研,调取了该银行近3年的交易流水,筛选出100多个实名制审核不严的交易账户,走访了涉案银行的风控部门,梳理了10个全国范围内的典型案例。最终,这份扎实的建议被评为全省优秀检察建议。

付继博善于把办案中的思考和经验,转化成一篇篇论文和研究。工作以来,他完成了国家级、省级课题,在检察系统的核心期刊上发表了20多篇文章,获得过最高检、省里的多项奖励。入选了全省检察理论人才库并先后多次被授予全市优秀检察官、记三等功、业务能手等荣誉称号。这些成果的背后,是他无数个深夜伏案的灯光,是他对检察事业、对党员责任那份沉甸甸的执着。

在经济犯罪检察部门工作时,他多次前往企业开展法治宣讲,帮助企业防范化解风险,在他的努力下,海门区检察院护航民企工作连续三年获得区创新奖。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对于孩子的法治教育,付继博也很重视。作为多所学校的法治副校长,他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针对性地开发课程,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他说:“每次看到台下的学生,我都会想起自己的女儿。我既是检察官,也是孩子的父亲,用心用情讲好每一堂课,让学生真正得到收获,安全健康成长,我很欣慰。”十八年如一日,付继博始终记得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他把初心写在行动中,把使命扛在肩膀上。打击犯罪的战场上,他是冲锋在前的战士;在守护公正的岗位上,他是精益求精的工匠;在改革探索的前沿上,他是敢于担当的先锋。他用对法律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对事业的无比热爱,擦亮了胸前的检徽,更映照着闪亮的党徽。

付继博的故事告诉我们,党员的先进性,就体现在日复一日的坚守里,体现在急难险重任务前的挺身而出里,体现在对工作的求极致里。他像一面旗帜,时刻指引着我们,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干和担当,书写一名共产党员的无悔的一生!

作者:赵强初  编辑: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