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让家庭教育重新“归位” 张家港市检察院完善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
2025-04-24 09:15: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在涉罪未成年人案件中,往往呈现出父母心怀爱意,却不清楚如何为人父母。对此,江苏省张家港市检察院积极探索多元帮教体系,开展罪错未成年人监护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引导“问题”父母重塑教育观,让家庭成为孩子温暖的港湾。

2024年4月,未成年人小张因为“哥们义气”,参与到一起聚众斗殴案件中。审查起诉期间,检察官与妇联工作人员深入小张所在的社区、学校走访调查。通过和小张及其父亲的接触,察觉到这是一个典型的“父职缺席”家庭,小张自幼跟随祖父母生活,心理敏感、性格偏执,但内心极度渴望父亲的认可。而他的父亲忙于工作,脾气暴躁,日常教育以打骂为主,父子之间存在沟通障碍。

承办检察官在全面考虑案件情况后,决定对小张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面对问题孩子、失职家长,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挽救的同时必须解决父母家庭教育问题,才能彻底改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考虑到家庭教育指导具有较强专业性,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后,检察官及时联系合作单位——市教育局下属的市家庭教育服务中心,由中心专业老师介入,将家庭教育融入帮教全过程。

为了修复亲子关系,家庭教育中心的朱老师介入后,精心设计家庭规划,从增强亲子共处、培养家庭教育知识体系两方面着手,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邀请小张父亲利用空闲时间陪同小张上课、参与读书分享、陪同看电影等,同时,也要求小张沉浸式走入父亲的工作场所,了解父亲的工作内容等,不断增加亲子共处的时间与亲子话题。检察官也同步链接优质家庭教育指导资源,邀请小张父亲参加“家长课堂”,学习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并阶段性开展评估,鼓励其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经过为期半年的持续跟踪,小张也逐渐理解了父亲在外打拼的不易,父亲也发现了儿子的优点,二人之间的芥蒂逐步瓦解。朱老师对于参与打架的孩子还进行了团体辅导,化解了孩子们之间的误解。考察期满后,检察院依法对小张作出了不起诉决定。

“这些年,爸爸对你的陪伴的确太少了,以后爸爸会改进的。”听着父亲的话,小张也默默红了眼眶,表示自己不该一时冲动,参与打架,一家人终于走上了正常的生活轨道。

2023年以来,张家港市检察院联合教育、公安、民政、司法等九部门出台《张家港市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工作办法(试行)》,推动完善罪错未成年人就学保障、家庭教育、社区矫正、观护教育等多种帮教举措,最大限度防止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其中,家庭教育中心已累计为涉案30余名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开展百余次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改善亲子关系。

作者:李晓燕 陈梦清 郎建强  编辑:刘雨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