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扬州检察公益诉讼推动无障碍公交站台改造
2025-05-27 09:48: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以前上公交站台很费劲儿,现在缓坡坡度合适,盲道也连贯了,出行方便多了!”近日,江苏省扬州市检察机关对公交站台无障碍环境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坐着轮椅的李女士轻推扶手,顺着新铺设的防滑盲道滑入公交站台,语气里透着欣喜。从“有障”到“无碍”,这一变化,离不开扬州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履职助力。

2024年1月,一位残疾人“益心为公”志愿者向邗江区检察院反映,辖区一些公交站台路牙远高出地面,轮椅上下很不便利。该院立即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初步调查发现,多处公交站台存在路牙过高、缓坡缺失、盲道不连续等问题,影响残障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出行便利和安全。

由于公交站台改造涉及市级职能部门监管权限,邗江区检察院迅速将线索提请报送至扬州市检察院。市检察院决定由市、区两级院成立一体化办案组,并邀请残疾人、老年人“益心为公”志愿者对主城区公交站台无障碍设施情况进行全面摸排。调查发现,主城区百余个公交站台均存在类似问题,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2024年7月,扬州市检察院组织相关行政机关、交通产业集团、残联专家及“益心为公”志愿者等召开磋商会。残疾人“益心为公”志愿者现场讲述出行困难,扬州市残联专家就无障碍设施改造标准及措施提出专业建议,各方最终就增设无障碍缓坡、降低缘石坡道坡度、升级改造盲道等整改事宜达成共识,并形成《会议纪要》。

会后,相关行政机关迅速行动,组织专业团队勘察现场、制定改造方案。为解决资金难题,相关行政机关、残联向市政府积极汇报,争取专项资金,共改造扬州市主城区公交站台128处,新建盲道1464米。2024年12月,扬州市、邗江区检察院邀请残疾人、老年人“益心为公”志愿者实地体验整改效果,志愿者们普遍反映改造后的公交站台非常便利,能够确保其自主安全进入站台顺利搭乘公交车。如今,改造一新的公交站台上,防滑地砖平整有序,缘石坡道与路面自然衔接,曾经“拦路”的高坎变成了平缓过渡的“便民桥”。

个案整改只是起点,长效治理才是关键。今年3月,扬州市检察院与市残联会签《关于建立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残疾人保障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在线索移送、信息互通、工作联动、普法宣传等方面形成机制保障;就联合打造“检联为公”志愿者品牌,共建“益心为公”无障碍建设领域骨干志愿者队伍形成共识。此外,双方联合研发无障碍环境建设大数据监督模型,推动启动无障碍电子地图2.0版本。该版本在原有可查询主城区主要道路、医院、学校等重点公共场所数千个无障碍设施数据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显示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律相关法规、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全市无障碍建设重大活动、推送公益诉讼线索条数等情况,以数据赋能持续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升级。

作者:  编辑:刘雨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