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精准打击+高效服务 涟水县检察院双轮驱动护航促发展
2025-07-08 09:34: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去年以来,江苏省涟水县检察院深入落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工作要求,依法履行经济犯罪检察职能,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

聚焦主责主业

依法惩治各类经济犯罪

严厉打击金融领域犯罪。依法严惩涉虚拟货币、非法集资等涉众型金融犯罪29人,协同追赃挽损1200余万元。对在农村集市以“购物找零”方式骗取老年人财产的16人犯罪团伙,依法以购买假币罪提起公诉,该案入选省检察院打击治理金融犯罪新闻发布案例。惩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重点打击串通投标、合同诈骗等扰乱市场秩序、涉企背信犯罪,起诉相关犯罪8人,挽回经济损失13万余元。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聚焦侵权假冒多发领域,依法从严惩治侵权假冒、侵犯著作权等犯罪,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0人,督促退赔92万元,服务保障创新发展。

优化司法服务

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健全平等保护机制。联合县工商联制定《关于建立健全沟通联系机制的实施意见》,设立“企检服务中心”,成立4个企检服务联络站,依托“涟商大讲堂+涟检小课堂”,开展涉企法治宣传11次。找准检察职能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连接点,因企施策,开展环保、纺织、金融、建材等产业领域保护,为区域营商环境建设增效赋能。开展专项清理行动。开展“空壳公司”专项打击治理,督促清理“空壳公司”6家,核查个体工商户28家。开展经济犯罪刑事“挂案”专项清理,对久侦不结、久拖不决案件逐一排查,定期与公安机关会商,及时跟踪案件侦查进度和结果,清理“挂案”28件。推进“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按照上级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工作方案》,重点监督以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不当立案、违法“查扣冻”等突出问题,开展检警专题会商2次,研判经济犯罪案件24件,推进专项监督工作走深走实。

践行司法为民

坚决守护群众切身利益

严惩电信网络犯罪。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犯罪,坚持打防结合,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共起诉91人,办理全市首例“杀羊盘”案件。高质效办理省公安厅指定管辖的仿冒“同花顺”平台电信网络诈骗案,提起公诉26人,追捕追诉12人。

守护食品药品安全。落实食药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办理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4件5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2件。针对桶装饮用水生产卫生不符合标准、社区团购生鲜食品储存条件差等侵害社会公共利益问题,及时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职能部门履职整改,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深化普法宣传教育。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围绕“知识产权日”“非法集资宣传月”等重要节点,深入镇街、社区、企业、校园等区域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6次,发放宣传手册5000余份。通过“检护民生”“青年说”等微信专栏,发布典型案例、普法视频14个,传递法治“好声音”。

强化法律监督

维护执法司法公正

加强经济犯罪侦查监督。树立“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的理念,共监督立案7件、监督撤案11件,纠正侦查活动违法4件,追捕追诉13人。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召开检警联席会议9次,开展同堂培训2次。加强刑事审判活动监督。延伸监督触角,加大刑事审判监督力度,纠正审判活动违法4件。在审查一起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案时,发现涉案款物处理以及财产刑判项有误,依法提起抗诉。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督质效。通过大数据分析、信息比对等方式挖掘监督线索,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提前介入引导侦查12次。在办理一起购买假币案时,办案检察官引导侦查人员着重梳理、比对客观数据,从上千条电子数据中发现与假币交易关联的语音聊天记录,成功锁定120万元的假币数额。

作者:潘瑶 郎建强  编辑: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