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听说写宣传稿很难?徐州检察青年研学沙龙“成长锦囊”请查收
2025-09-11 09:41: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近日,聚焦检察新闻宣传,江苏省徐州市检察院召开“蓝风帆·融治理”青年研学小组第七期微沙龙。法律政策研究室、宣传教育处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近三年入职的青年干警参加会议。此次沙龙旨在搭建青年干警复合型学术交流平台,有效激发理论研究活力,推动高质效办案与高水平宣传相融互促。

“我觉得写新闻宣传稿好难,明明想法很好,但写出来的就是感觉不对。”“绞尽脑汁写出来了,但最后不符合要求怎么办?”

面对青年干警的这些疑惑,宣传教育处干警张睿分享了自己从事宣传工作多年的所感所悟:“检察宣传要注重时效性,撰稿人要把握好角色定位,做好‘讲故事的记者’,还要将工作视角切换到群众视角,将‘法言法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将办案成效清晰生动地呈现……”

“对,写内部材料和宣传稿,角色定位就不一样。”普通犯罪检察部干警胡学囡深有感触,前段时间她刚完成自己第一篇外宣稿的写作,“我当时是一遍遍打磨,标题不能是刻板的,字句要反复斟酌,内容也要不断调整……”一次实践远胜多次理论教授,那次撰稿经历让胡学囡对如何以检察宣传的方式讲好新时代检察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做好宣传工作,要明确工作目标与意义,树立‘争一流、做示范’的高标准工作态度,借此实现检察业务能力与综合管理能力的双融双促。”宣传教育处处长张志远的话打开了青年干警们的话匣子。

“听完刚才的分享,我发现外宣稿的撰写并非像之前想象的这么难,它需要我们聚焦检察工作重点、区域特色亮点,以小切口入手选题,从日常工作中提炼出闪光点。”控告申诉检察部干警胡月说。公益诉讼检察部干警吕行作为刚接触检察工作的新人,亦有自己的感悟,“本次沙龙令我感悟良多,外宣稿的形式比较多样,在选题、内容上要兼顾严谨性与活泼性,让群众产生共鸣,还要立足群众需求找准定位。”

活动现场,讨论气氛热烈,青年干警们在“沉浸式”互动环节逐层剥茧、层层深入,以自主分享、接力讨论的方式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一个个检察宣传思路被大家勾勒得更加清晰。

实例为证。在大家一同观看完徐州检察机关社会治理研究基地宣传片《蓝风帆·融治理》后,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赵卿有感而发:“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有异曲同工之处,这次邀请宣教处给大家传授外宣稿写作技巧,也是为了打破彼此间的业务壁垒,让大家更加体会到检察工作‘破层出圈’的重要意义。”

这场充电赋能的思想盛宴,以更新颖的形式、更实用的内容、更丰富的互动,调动了青年干警的活动积极性,深化了青年干警对于宣传稿件撰写的方法认知。参会干警纷纷表示,将努力把“小宣传”作为服务大局的“小切口”,从“他山之石”中汲取经验、灵感,努力以青春笔触讲好法治故事,让检察故事从专业视角走向大众视野,真正实现“业务力”与“宣传力”同频共振。

作者:  编辑:刘雨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