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江苏省涟水县检察院围绕最高检一体抓实“三个管理”要求,坚持在“办案中管理,管理中办案”,以“全流程管理”做深做实检察“大管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3件案件获评最高检典型案例,12件案件获评省级典型案事例。
聚焦案件受理前端节点,该院坚持受理即“办理”,建立健全分类逐级审查制度,从案件受理源头构建司法救助、案件定性纠错等重点工作提示机制。案管部门通过在受理初期深入筛查案件,精准挖掘法律监督线索并及时移送业务部门办理,确保案件从入口起就实现严格把控、高效处置。今年以来,案管部门向办案部门精准制发司法救助工作提示12件,快速识别1起已过追诉时效案件,及时提示办案部门依法监督撤案,有效防范程序瑕疵。坚持联动即“带动”,牢牢把握纵向协调、横向联动要求,刑事案件充分发挥“侦协办”枢纽作用,通过优化案件分流、统一证据标准,有效疏通案件办理的“主动脉”,实现办案质效与安全双提升。如1件“扫码变现”案,通过“侦协办”确定侦查和认定思路,明确案件应当以最终取得财物的手段确定罪名,精准区分盗窃、诈骗、抢夺罪,后续6件类案得到快速办理。
紧抓监督办案主责主业,该院制定部门质效管理指引,推动管案与办案并重。制定办案部门履责目标,形成部门负责人管理责任清单,明确部门对高质效办案承担首要责任,部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检察官为直接责任人,要求部门定期开展案件质效自我研判,精准掌握办案动态,优化业务办案体量与占比,及时纠正偏差。今年以来,侦查活动违法监督、纠正漏捕漏诉等重点刑事法律监督案件数在受案数减少20%的基础上同比上升22%,且未出现质量问题,实现了质量数量双提升。构建案件质量检查指引,推动案件管理过程与结果并重。加强办案过程控制,通过“办案—检查—修正—提升”的闭环管理,建立“事前预警、事中纠偏、事后整改”的案件检查评查机制,案管部门定期发出“一表两函”,组织交叉评查,办案部门逐案填写“高质效办案自查表”,开展“三对七查”,逐步实现“每案必检”,着力消除案件质量隐患。如针对审查报告“证据分析论证不充分、监督事项不全面”等问题,常态化开展“周研月训”活动,显著降低同类问题重复发生率。
优化案件管理后端环节,该院强化一体监督理念,改变过往承办人、各办案部门“单打独斗”的监督局面,强调协作配合。如成立刑事抗诉工作专班,实行“发现线索共享”“重点线索同步销项”“所有线索闭环处置”的工作模式,抗诉质效明显提升,今年已提抗4起,同比提升300%;案管部门、办案部门联合行动,分别对接侦查机关法制、办案单位(部门),开展积案清理工作,清理率达98%。案管部门充分发挥枢纽作用,从个案办理中发掘普遍性问题,为业务部门提出系统治理建议提供数据支撑与流程保障。如在未检“小雨滴·检护家园”行动中,案管部门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涉罪未成年人频繁出入台球室”问题,形成专题报告,及时移送未检部门处理,为推动全县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提供依据,行动中依法扣押赌博机48台,刑事立案3件。未检部门据此持续跟进,与公安等多部门共建监管机制,运用视频技术对被不起诉未成年人进出重点场所进行及时预警、同步跟踪、协同治理,避免不诉了之,形成“数据研判-问题整改-监督跟进”的闭环治理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