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8万余条短信主动推送 苏州检察机关“案时案点”晒出司法透明
2025-11-17 10:01:00  来源:苏州检察发布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当刑事案件在检察环节的程序性节点像银行余额变动般自动发送,当律师在“黄金辩护期”能够及时了解诉讼进程,当检察官、侦查人员的办案日程有了智能 “闹钟”—— 这场始于江苏苏州的关于程序性信息告知的探索,正用8万余条实时短信,让公平正义变为可感可知的生动实践。

司法服务迭代升级

从 “反复问” 到 “主动达”

“过去想知道案件进度,得像反复去银行网点查余额那样一次次奔波,费时不说还可能错过关键节点;现在系统主动发短信,就像账户变动实时提醒,不用问不用跑,每一步流程都清清楚楚。” 苏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王勇的比喻,道出了 “案时案点” 系统带来的实践变化。

“案时案点” 系统对接检察业务应用系统,智能捕捉从批捕、起诉到退查、公诉的全流程关键节点,自动生成的短信会精准送达相关人员手中。它打破了 “司法进度靠追问” 的旧模式 —— 以主动告知替代被动查询,让当事人与律师的合法权利从 “模糊等待” 变为 “清晰掌控”。

“顾某涉嫌职务侵占案已移送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XXX,电话 XXX”—— 上海海华永泰(苏州)律师事务所主任徐继旺收到的这条短信,不仅标注了案件进展,更附上了检察官的联系方式,方便他与检察官进行沟通。在刑事诉讼中,律师对案件动态的掌握效率,直接关系辩护质效。系统上线后,从受理提请逮捕到作出是否逮捕决定,从审查起诉到退回补充侦查再到提起公诉,所有与执业权相关的节点信息都会第一时间推送,附带的联系方式更打通了精准对接的 “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系统已在5820件案件中为辩护律师推送信息17706条,抽样回访满意率达100%。

拧紧办案时限“安全阀”

用 “三重管” 守牢 “时间线”

为全面落实 “三个管理” 要求,“案时案点” 系统以技术赋能程序性监控,通过流程闭环、责任到人、节点预警的三重管理机制,为司法办案装上 “规范锁”。系统对不批准逮捕、退回补充侦查等 7 类关键事项,实时追踪进度,及时点对点进行提醒。

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经济及职务犯罪检察部副主任徐秋露的工作变化颇具代表性:“过去靠 Excel 表格手工记节点,总怕漏了哪个环节;现在系统提前就发预警短信,不捕案件的复议复核期、退查案件的补侦期限一目了然,点开短信就能查漏补缺。” 更让她感触的是,随着节点信息自动推送,律师和家属关于案件进展的电话咨询量都减少了,“能把更多精力放在证据审查和法律适用上,办案质量更有保障。”

对公安机关而言,这套系统是协同办案的充分保障。姑苏分局法制大队案审中队中队长缪恺诚最近经办的一起团伙诈骗案中,收到检察机关退回补充侦查的短信后,他当即联系检察官明确补充侦查方向,及时开展工作。“多案并行时,退查、起诉等节点很容易混淆,系统就像个尽职的闹钟,提醒我们别超期,办案规范更有保障”。

从内部办案的规范约束到公检协同的高效联动,“案时案点” 既通过精准预警减少程序疏漏,又借助信息共享提升协作效能,让规范与效率在监督中实现了双向共赢。

便民服务不设门槛

零障碍对接满足不同需求

“案时案点” 系统的便捷性,从用户接触的第一刻就清晰可见 —— 无需下载 APP 占用手机内存,不用关注公众号繁琐操作,也不必注册账号,只需提供常用手机号,就能收到节点信息。这种 “零操作成本” 的设计,让司法服务摆脱了技术门槛的束缚,无论是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还是奔波于多地的律师,都能通过最熟悉的短信形式,轻松获取案件动态。

为了让服务更精准,今年系统持续优化74条运行规则 ,这些看不见的调整,既确保了信息推送 “不重复、不遗漏”,又避免给检察官增加额外工作量,让他们能专注于办案。

苏州检察的创新实践,既是落实市委部署的检察担当,也是送给全国检察系统的“可复制模板”!未来,苏州检察将持续深化系统应用,以更优履职服务苏州高质量发展,为“强富美高”新苏州贡献更多检察智慧。

作者:  编辑:刘雨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