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专题 > “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江苏检察实践”成果展示 > 典型案例 > 司法为民典型案例 > 正文
诉Z电竞酒店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民事公益诉讼案
2025-07-30 14:28:00  来源:宿迁市宿城区人民检察院

一、基本案情

2021年上半年,宿迁市宿城区有12家电竞酒店,均未取得互联网服务经营许可证,线上线下营销推广活动时,以能提供上网服务、电竞体验为主要招揽手段,吸引顾客入住;其中2021年3月至6月,12家电竞酒店共向800余人次的未成年人提供上网服务,部分未成年人因长期入住电竞酒店上网,沉迷网络和电竞游戏,身心、学业受到影响,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但由于电竞酒店作为新业态是按照宾馆行业进行管理的,根据宾馆行业管理的相关规定,电竞酒店是可以接纳未成年人入住的。

二、履职过程

(一)线索发现

2021年5月,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民检察院接到线索反映辖区内未成年学生经常去电竞酒店上网。经调查,全区共有12家电竞酒店,3个月内共接纳未成年人上网800余人次,其中Z电竞酒店达387人次。进一步调查发现,未成年人曹某某为支付入住Z电竞酒店高额费用实施盗窃犯罪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期间,该酒店因采取入住不登记等手段持续接纳未成年人,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2次。

(二)开展专项整治

2021年6月,宿迁市宿城区人民检察院与区文广旅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分局等6家单位先后召开未成年人网络公益保护联席会议3次,会签《宿城区关于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实施意见》,开通对电竞酒店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行为专门线索受理渠道,在辖区内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电竞酒店专项整治,对电竞酒店接纳未成年人行为进行训诫。专项行动后,Z电竞酒店变公开接纳为私下接纳,仍继续接纳未成年人入住并提供上网服务。

(二)论证监督方向

检察机关认为,现行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电竞酒店的互联网营业场所属性,没有明确监管部门,也没有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行政公益诉讼的前提条件是行政机关“负有监督管理职责”却“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基于电竞酒店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行为没有法定的监管部门,不宜启动行政公益诉讼。而民事公益诉讼作为行政公益诉讼的补充,可以弥补行政监管不足的问题,经过反复论证,并征求法学专家意见,最终认为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但电竞酒店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现象严重,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有不利影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四)全面调查核实

宿迁市宿城区人民检察院对Z电竞酒店依法启动民事公益诉讼立案并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围绕Z电竞酒店的违法行为、主观故意、危害后果、公共利益受损情况等,调取了企业经营信息、未成年人入住记录、微信支付记录、行政处罚卷宗、起诉书、某APP营销网页截图等书证22份,与法定代表人、10余名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教师等证人开展询问谈话16次;多次赴电竞酒店、普通酒店、网吧进行实地勘察比对,制作现场勘验笔录3份;咨询专家意见,检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规范发展的通知》等规定,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认定、电竞酒店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社会危害和公共利益受损情况等进一步调查核实。2022年1月12日,宿迁市宿城区人民检察院发布诉前公告。公告期满,没有适格主体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五)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2022年3月2日,依据民事公益诉讼级别管辖的规定,该案移送宿迁市人民检察院起诉。3月22日,宿迁市人民检察院向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判令:Z电竞酒店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并在国家级媒体向社会公众公开赔礼道歉。

5月12日,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本案。检察机关围绕诉讼请求、诉讼主体适格、电竞酒店行业属性、损害后果等提交了3组14项证据进行多媒体示证,发表质证意见。并从Z电竞酒店配备设施、招揽手段、消费目的、收费模式等实质要件综合论证其应认定为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同时申请了中国政法大学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学者作为专家辅助人出庭,阐释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的法律理解、电竞酒店的功能属性以及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可能产生的对身体健康、行为认知、学业等方面造成侵害的六大风险等,以个例损害举证加专家论证,充分证明了电竞酒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上网损害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权、发展权和受教育权。

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当庭作出判决,支持检察机关的全部诉讼请求,判令Z电竞酒店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6月29日,Z电竞酒店在《中国青年报》公开向社会公众道歉。

(六)社会治理

案件办结后,检察机关与公安、文广旅、市监等9家单位召开新业态下未成年人保护座谈会;推动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制定《宿迁市电竞酒店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组织应急、公安、文广旅等5个部门对全市31家电竞酒店519间电竞房逐间排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网络监管不力等问题,督促安装实名认证和智慧网文系统强化监管,出台《关于加强电竞酒店安全监管的实施意见》;并向地方人大常委会报告,建议出台相关规定明确应当根据电竞酒店的实际功能,禁止或限制未成年人进入上网;2022年12月30日,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禁止电竞酒店向未成年人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的决定》。2023年8月,文旅部、公安部出台规范性文件,明确电竞酒店属于“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禁止经营者接纳未成年人。

三、典型意义

(一)综合把握功能属性,从实质要件认定电竞酒店属于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电竞酒店兼具住宿与上网的功能,在行政管理归属上存在争议。检察机关在判断争议场所行业属性时,应当摒除外在形式和场所名称的干扰,从配备设施、消费方式、招揽手段以及收费模式等方面综合判断。电竞酒店虽然具有住宿功能,但实际上针对不特定的消费者,以提供上网服务作为主营业务或主要招揽手段时,已经具备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功能,应认定为不适宜未成人活动的场所。

(二)新业态领域存在行政执法盲区,检察机关可以通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助推治理完善。基于法律的滞后性和行政机关的执法惯性,新兴业态的蓬勃发展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行政监管盲区。电竞酒店监管涉及市场监管、公安、文旅等部门,职能交叉等问题影响监管职责的落实,给未成年人通过入住电竞酒店无限制使用上网服务埋下安全隐患。检察机关在行政监管归属不清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引起关注;针对新兴业态行业属性开展调查核实、发表质证意见,推动法院以判决的形式为行业监管提供指引,促进行政机关完善监管,推动多部门齐抓共管形成保护合力。

(三)以个案推动地方立法,弥补法律监管空白。对于案件中暴露出的行业监管盲区,检察机关应当及时推动地方立法,促进相关配套机制的出台完善,为职能部门依法履职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针对电竞酒店向未成年人提供上网服务缺乏明确监管主体,宿迁市人民检察院向市人大报告,提出加强电竞酒店监管立法建议,推动市人大出台地方立法,对电竞酒店的特征、经营者义务等作出规定,首次明确主管部门并设立处罚权,从立法层面解决了地方区域内电竞酒店接纳未成年人上网无人监管问题,为全国解决此类问题做出了有益探索。

(宿迁市宿城区人民检察院提供)

作者:  编辑: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