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专题 > “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江苏检察实践”成果展示 > 媒体关注 > 媒体关注 > 正文
臧雪青:学思践悟习近平文化思想 以高质效履职彰显检察担当
2024-03-20 09:02:00  来源:淮安市淮安区人民检察院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有力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担负着特殊职责,既要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思想的践行者,又要做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捍卫者,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凝聚奋进力量,久久为功,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擦亮检察文化底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要深刻把握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实践要求,以政治忠诚擦亮检察文化底色。要强化理论武装,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开展检察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入脑入心,多措并举强化创新理论的学习、研究,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悟得规律、汲取智慧,不断激发检察队伍活力,提升干警个人素养、坚定文化自信。要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筑牢意识形态防线,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敏锐性,严厉打击意识形态领域各类犯罪活动,积极融入网络社会管理,敢于发声、敢于和错误观点、错误思潮作斗争,强化检察机关责任担当,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牢牢守住检察机关意识形态主阵地。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弘扬检察文化本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是我们党领导和推动文化建设的鲜明立场。要时刻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牢固树立检察为民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每一次检察履职中,以司法为民弘扬检察文化本色,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在讲好检察故事中弘扬正能量,针对人民关心、社会关注的问题,坚持以案释法,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新时代检察故事,引导正确舆论方向、弘扬社会正能量;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温度,始终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化解并修复矛盾关系,追求诉源治理,实现“办理一件,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要加强与行政机关、执法机关的协作配合力度,全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揪心事、忧心事、烦心事,传递更多司法温情。

三是坚持依法能动履职,厚植检察文化特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要与检察工作实际相结合,找到切入点、契合点,以能动履职捍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检察文化特色。近年来,淮安市淮安区检察院主动更新工作理念、组建专业化办案团队、创新工作机制,为守护淮安区千年文脉、推进城市发展和保护文化传承贡献积极检察力量。积极开展“检护古城”专项行动,先后对淮安区镇淮楼碑刻、胯下街古牌坊、青莲岗文化遗址、吴承恩墓等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不善问题进行有效整治;牵头教体、文旅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红色资源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全方位、多角度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工作;在办理一起涉杂技团负责人涉罪案时,调研发现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品牌“仇桥杂技”面临后继无人等困境,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联合多部门共同推动杂技走进中小学课堂,让“中国杂技之乡”焕发新的生机,该案被央视宣传报道。

四是坚持创新文化品牌,增添检察文化亮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要加强检察机关自身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检察文化自信和软实力。近年来,淮安市淮安区检察院立足“周总理家乡检察院”鲜明定位,以传承周恩来精神风范为内核,积极打造“大道至检”检察文化品牌,获评江苏省十佳检察文化品牌。创建“红薪”党建品牌,打造“待渡亭”融党建展厅,开设红薪党建会客厅,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援鄂英雄等与干警开展面对面访谈交流,坚持以文化浸润干警心灵,进一步增强检察干警凝聚力和向心力;因地制宜建设“大道至检”文化园,打造五关路、不染亭、一品台等特色文化区域,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在解难题、干实事中勇于担当、无私奉献,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淮安区新实践提供有力检察保障;开设“大道至检”微信公众号,以检察人的视角讲述有趣故事、表达睿智观点、引领正确方向,先后发表原创视频、文字作品260余篇,浏览量超20万人次,成为普法宣传、舆论引导的坚强网络阵地。

(淮安市淮安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臧雪青)

作者:  编辑: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