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毛志成: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检察工作行稳致远
2024-05-14 14:48:00  来源: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检察院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也为新时代检察机关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南京市浦口区检察院坚持“以文培元、以文化人、以文强检”,锤炼检察队伍、激发履职动能、培树文化品牌,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以文培元,深挖内涵,提振检察队伍精气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要在真学真懂真信、深化内化转化上下真功见实效,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把“学所得”“学所悟”扎实运用到干事创业、攻坚克难中。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规范、激励作用,将文化融入看得见、摸得着、能感知的有形载体。近年来,浦口区检察院深入挖掘法治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等“富矿”,以“山·水·廉”为主线,凝练“浦韵”“检魂”等八项内涵,将忠诚为民、崇法尚德、公正廉洁的文化精神嵌入检察文化墙,在耳濡目染中不断擦亮忠诚底色、为民本色。先后打造浦口区政治忠诚教育馆、“廉洁如水映初心”廉政教育功能区,大力培育“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的新时代检察精神,锻造一支信念坚定、司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检察队伍。

以文化人,涵养法治,激发检察履职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要牢记感受公平正义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牢牢站稳人民立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质效检察履职。既要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又要讲好新时代检察故事,用听得懂的释法说理、看得见的公平正义,更加有力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近年来,浦口区检察院依托区法治教育基地,深化以案释法和普法宣传教育,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沉浸式”参观未成年人保护、优化营商环境、职务犯罪等专题普法展区,“润物无声”地传播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紧扣民生热点和群众关切,围绕打击虚假诉讼、防范养老诈骗等主题,推出《我们都是答卷人》《消失的床位》等一批微电影微视频、创作原创漫画等作品,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依托区乡村振兴检察工作站,促进更多基层矛盾纠纷在当地得到实质化解、源头化解,让“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浸润人心,成为基层治理新“枫”景。

以文强检,培树品牌,提升检察履职辨识度。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要结合检察履职实际,突出检察工作特点,秉持“从检察业务中丰富积淀检察文化、以优秀检察文化引领推动检察业务”理念,以文化促进检察业务不断发展,用检察文化品牌“软实力”说话。浦口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将检察工作与地域特色、民生关切、创新发展深度融合,探索文化建设与检察工作双向推进的发展新路径,着力塑造有特色、有亮点、有温度的检察文化品牌。聚焦未成年人保护领域,历经十年探索,创建“蒲公英工程”未检品牌,持续丰富品牌内涵和外延,创新推出“检察说法解百事 蒲英飞入万家门”检察巡讲进村(社区)和“检察护履职 清风启新征”检察巡讲进机关(单位)活动,让以案释法促进全民守法。紧扣绿色发展,践行“两山”理念,从山水间汲取“上善若水、坚毅如山”的奋进力量,创新打造“山水‘益’新”检察文化品牌,依托地区生态环境资源优势,构建起以南京老山生态公益保护基地、滁河流域司法协作、浦口—伊宁候鸟迁徙专项行动为三大载体的生态环境检察工作体系。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浦口区检察院将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文化之涵,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全力推动检察工作行稳致远。

(作者系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毛志成)

作者:  编辑:杨月  
集群头条
案件发布
新媒体
微信
微博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