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专题 > “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江苏检察实践”成果展示 > 媒体关注 > 媒体关注 > 正文
钱飞:学思践悟习近平文化思想 谱写“梅乡检韵”好文章
2024-05-24 16:43:00  来源: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检察院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海陵自古人文荟萃、商贾云集,盐税文化、戏剧文化和禅宗文化世代相传,这片土地自然地积累起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检察院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深化文化强检、文化润检、文化兴检,奋力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海陵检察事业行稳致远。

一、赓续梅乡文脉,坚定理想信念。“浓淡相宜,艳而不俗”,海陵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故乡,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传播等方面的探索成就,激励引导检察干警以“蓄须明志”铸就检魂、用“暂别戏台”书写忠诚。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围绕“党徽红闪耀海检蓝”党建品牌,实现党建与业务双提升,相关工作做法获《江苏法治报》头版报道。二是打造书香文化。繁荣发展书香文化,引导干警在书香浸润中传承忠诚信仰、涵养为民情怀、提升检察气质。升级改造“海检书吧”软硬件设施,持续开展文学鉴赏、读书沙龙、交流研讨等“书香检察”系列活动,引导干警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营造书香文学浸润和检察工作相融合的良好氛围,多次获得泰州市书香机关、海陵区书香机关等荣誉称号。三是用活红色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建成面积达170㎡的组织生活馆,按比例复刻“嘉兴红船”,带领干警重温百年党史、感悟红船精神。走进苏北党校开展“沉浸式”主题党日活动,持续从党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中汲取智慧、获取启迪,用红色文化点燃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干激情。

二、传承望海基因,赋能高效履职。“泰州望海承文脉,情思萦绕追古人”,海陵区检察院坐落于泰州凤城河畔,与“江淮第一楼”望海楼隔河相望。一代代海检人始终坚持将“望海”文化融入检察工作实际,紧紧围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全面履行检察职能,自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一是聚焦服务大局。主动适应护航企业发展新形势,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积极探索“1+2+10”检企直通机制,为创新推动“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提供“海陵模式”,1个案件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二是聚焦检察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案件工作,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2023年以来,首次信访化解率达92%,信访上行率仅3%,实现涉检零信访。三是聚焦法治担当。深入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提高司法效率、优化司法资源,保障司法公正,制度适用率达95.68%,以更优检察履职助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起案例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1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刊发。

三是培育检察品牌,激活发展动能。检察文化品牌是检察职业精神、法律监督价值追求、检察人员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也是检察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一是坚持深化文化润检工程,通过“一院一品”“一院多品”特色检察文化品牌培育,持续提升海陵检察工作的辨识度、影响力、传播力。紧盯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培育“海未来”未成年人检察品牌,形成“近亲属侵害记录特别封存机制”等制度性成果,入选全省检察机关改革创新工作项目培育名单,1起案例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二是运用大数据赋能检察工作现代化,培育“数动检行”数字检察品牌,先后研发“文书宝”“案卡医生”等小快灵软件,以及“涉淫类犯罪全流程监督模型”“案卡类司法判决监督模型”等监督模型,均已在全国数十家检察院得到应用,为司法办案提质增效。三是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培育“领英计划”队伍建设品牌,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代训让“人才活水”竞相涌流。2021年以来,先后培养全国业务能手1名、全省业务标兵4名、全市业务标兵能手21名,5名入选全省业务人才库,获奖数量和等次均居全市基层检察院前列。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百花齐放才能让世界春色满园。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通过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深度挖掘高质效办案背后蕴含的法治文化内涵、检察理念、价值追求,以优秀检察文化推动引领更高质效履职。

(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检察院 党组书记、检察长 钱飞)

作者:  编辑: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