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连云港检察机关认真贯彻上级院决策部署,把检察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牢牢把握检察文化精神凝聚、辐射带动、创新引领的功能,通过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检察文化活动,有力焕发了检察文化的生命活力,为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
用检察文化培根铸魂。市院党组深刻认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研究,坚持把政治学习作为首要环节,依托“党组中心组+机关党委+党支部+党员”四级联动学习机制,制定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组织班子成员制定个人学习计划,以苍梧讲堂、青年学习社为载体,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提能力。通过典型宣讲、主题征文、党日活动等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检察干警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定期举办支部书记大讲堂,引导检察人员将学思践悟的成果体现在检察履职的行动上,落实在各项检察工作中。此外,市院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在全院大力弘扬红色文化,营造浓厚的红色氛围,不断提高党员干警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依托连云港地理优势,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用浓厚的红色文化丰富检察文化内涵,以“党旗红”引领“检察蓝”,厚植人民情怀。两级院多次组织干警们走进抗日山烈士陵园、开山岛教育基地,通过参观事迹展馆,瞻仰英雄的珍贵照片和实物,现场感受革命先烈艰苦奋斗史,将红色基因植入灵魂、融入血脉、沁入心肺,入脑入心,形成无坚不摧的信仰力量,进一步加深对检察初心和使命的认识。为进一步激发检察官职业尊崇感。两级院通过建立干警荣誉档案、举办检察官荣退仪式、过集体政治生日、慰问家庭困难干警、倾听老检察人讲述检察故事等一系列庄重而有温度的方式,持续增强检察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用检察文化创新赋能。在推动检察文化建设中,连云港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通过将文化建设与队伍建设、业务建设融合发展,积极搭建素能提升新平台、打造业务展示新品牌、助力检察业务素质提升。努力营造法律研究文化,以文化氛围的熏陶、培养,不断提升干警法律素养、培育优秀的青年检察官。如持续开展“我给检委会委员讲一课”“我的案件我来说”,由业务部门负责人和青年业务骨干领学解读指导性案例和重点业务知识,有效推动检察人员理论研究能力提升和复合型人才的培育。依托青年学习社、法学社等平台,定期举办理论沙龙、案例研讨等活动,促进干警成长交流。开展“每人一课”活动,由业务骨干结合办案“解剖麻雀”,讲解工作难点,传授办案技能。举办业务标兵分享会,让参赛选手谈成长、谈付出、谈体会,以生动的成长故事诠释成功密码。此外通过法律职业共同体“瀛洲大讲堂”、反面案例剖析会,连续4年举办实案实训班、检律论辩赛等,岗位练兵抓在日常形成热潮,干警素能不断提升,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者等一批先进典型。
用检察文化凝心聚力。在开展检察文化建设中,连云港检察机关积极邀请广大群众参与法治实践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及认可度。市院先后组织“天坑”普法、“守护海洋公益行”等有特色的普法活动,通过多种传播形式,将检察文化建设与法治实践有机结合,让人民群众真正受益。两级院结合检察开放日及“护航现代化、建功新征程”讲百案、进千企、访万家法治宣传行动,积极组织策划法治宣传,围绕老年人防诈骗、家庭教育指导、国家版图教育、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等主题,开展普法进社区、进公园、进学校活动,相关报道被人民日报客户端、法治日报、检察日报等采用。持续讲好“检察好故事”,举办“守护美好,建功有我”“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等系列办案故事讲述会,展示新时代检察干警担当作为新形象,其中办案故事《小纸张里的大民生》入选全省办案故事讲述会,向全国人大代表展示。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共计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200多期,万余人参与,进一步提升检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