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专题 > “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江苏检察实践”成果展示 > 文化阵地 > 正文
吴中区院丨吴风入检守初心 文苑生华显担当
2025-08-04 14:33:00  来源: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检察院

吴地文化底蕴深厚,穹窿山藏千年智慧,太湖水蕴万载胸襟。苏州市吴中区检察院立足这方文化沃土,以“党建+文化”协同赋能为核心理念,融合吴地文化与检察工作特点,打造“吴韵”“检魂”“亮色”“光影”“警钟”“初心”六大主题展厅,形成集文化传承、初心教育、业务展示、廉政警示于一体的综合教育基地。目前,该教育基地已接待参观团体80余批次、5300人次,组织“沉浸式”主题党日活动10余场,为检察工作提供了文化支持和精神动力。

“检魂”展厅

文脉滋养检察根脉。太湖浩渺、穹窿山叠翠、甪直古镇烟火、宝带桥长虹卧波、东山雕花楼雕梁画栋……“吴韵”展厅作为文化教育起点,通过彩绘地图标注吴中区地理与区情,呈现“古今交融、山水相依”的区域特色;展墙上“崇文尚法、重信守诺”的吴地名言与“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检察工作要求相互映照,成为检察干警感受吴地文化滋养、强化职业精神根基的第一站。依托该展厅,自2021年起,我院组织青年干警开展“寻古问今”实地学习活动8次,将文化学习与实践结合。

“初心”展厅

党建淬炼忠诚品格。在文化浸润的基础上,我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赋能检察履职,“初心”展厅作为教育馆的“精神高地”,集中展示了“支部建在办案组上”理念的生动实践——从吴文化保护检察办案团队里党员带头实地勘察的身影,到扫黑除恶案件办理中党员先锋岗的迎难而上,直观体现党建对业务工作的支撑作用;荣誉陈列区,通过展示江苏检察“七一”主题诵读一等奖的奖杯,市级机关党性教育基地、市政治建设教育馆的授牌,全市政法系统优秀党支部书记、“吴中时代新人”“吴中十大法治人物”等先进典型的事迹,全面反映我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实践成效。与“初心”展厅的现实实践相呼应,“检魂”展厅从历史维度勾勒检察精神传承。左侧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最高检历任检察长的谆谆教诲;右侧是人民检察事业“与党同频、与国共进”的百年征程——从革命烽火中的检察雏形,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制度奠基,再到新时代的改革创新,每一段历程都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展区中央陈列的老办案笔记、制服肩章等物件,进一步具象化了检察人“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的职业初心。

干警家属至该院政治建设教育馆“警钟”展厅参观,沉浸式感受廉政教育

廉韵涵养清风正气。廉政教育是检察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光影”展厅与“警钟”展厅相邻,共同构成了党性教育的“双面镜”:一面映照忠诚信仰的炽热,一面警示纪律底线的严明。“警钟”展厅以“正己镜”为核心,通过镜面交替展示历代先贤廉政典故与习近平总书记“照镜子,正衣冠”的语录,结合吴地“清官文化”版画与职务犯罪案件警示录,实现“见贤思齐”与“警钟长鸣”的双重教育效果;互动桌面收录市级以上典型案例,以“案件还原+法律解读”强化廉洁意识。与“警钟”展厅的警示功能相辅相成,“光影”展厅通过仪式感强化忠诚意识。展厅内的宣誓墙是检察人员表达忠诚的重要场所,新入职干警、党龄较长的老检察官均在此庄严宣誓;循环播放的全市检察机关宣传片,与誓词中的“忠诚”理念相互印证。

“亮色”展厅展示检察机关护航经济发展

实践彰显检察担当。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坚定的政治品格,最终转化为服务大局的检察实践,“亮色”展厅集中展示了这一担当。生态守护板块通过照片、视频直观呈现治理成果:推动拆除太湖沿岸127条通湖河道及437条废弃船只;开展环太湖民宿排水治理专项监督,推动146家民宿整改排污设施、295家补办排水备案登记;落实生态损害赔偿修复制度,追偿1500余万元,其中300余万元直接用于太湖河道治理。除了传统治理手段,科技赋能成为提升监督效能的重要支撑。该板块展示了数字检察建设成效:引入智能化设备18套,2个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获全省一等奖,1个模型参与最高检竞赛,为生态监测装“智慧眼”、为精准监督配“数据脑”,推动守护从“人工巡查”转向“智能智治”。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经济护航板块聚焦企业法律需求,通过案例漫画、情景模拟讲解常见法律风险,为太湖沿岸特色产业注入法治动能;文化保护板块则重点展示全省首例文物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以及推动220株古树换标准名牌、17处文保建筑修缮、设立“乡村振兴检察工作站”保护“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链知识产权等实践成果,全方位彰显检察担当。

作者:  编辑:刘雨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