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检察事业发展的深厚滋养,阵地是文化育检兴检的重要载体。常熟市检察院将地域文化之“根”深植于检察履职之“树”,精心打造“江南福地·虞城检行”文化阵地,构建起“核心展厅为基、楼层走廊为脉、功能场馆为核”的立体文化矩阵,有效推动文化“软实力”转化为队伍凝聚力、业务战斗力和法治传播力。打造的“虞企同行”文化品牌获评全省优秀检察文化品牌。
“虞城印记·常检之行”文化展示区
“虞城印记·常检之行”:以历史之蕴铸检察之魂。该展示区作为文化阵地体系的核心与起点,由“虞城印记”和“常检之行”两大主题展厅构成,聚焦虞城先贤、江南福地风物、检察发展脉络、检察职能等元素,集中展示常熟人文精神与检察文化根源。我院将参观“虞城印记·常检之行”展示区作为新进人员入职第一课、主题党日必修课、重要节庆纪念课,引导干警传承红色基因与检察精神,筑牢政治忠诚。同时,该展示区也成为面向社会公众开展法治教育的重要窗口,2021年以来依托该区域,开展“法治进校园”“检察开放日”“以案释法”讲座等系列活动80余场次,年均接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师生、社区群众、企业代表等超1000人次。深挖阵地素材后创作的富含地方文化元素的普法微视频、法治动漫、互动H5,将生动的检察办案故事、深刻的法治精神与独特的虞城文化符号有机融合,提升了传播吸引力和感染力。近年来,8件原创新媒体作品在全国检察机关新媒体大赛、“正点巡检”评选中获奖。
常熟市检察院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开展法治宣讲,检察官带领参会人员参观检察文化阵地
“一廊一主题”:以文化之脉融检察之责。我院紧扣各部门职能,精选虞山文化精髓,打造11条独具特色的楼层主题文化走廊。主题文化走廊将抽象的文化理念内化为部门履职的“无声座右铭”和具体行动的指南针,显著提升了法律监督工作的精准度与现代化水平。如未成年人检察部门以“七弦青音”为弦,奏响综合履职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强音;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立足“山水江南”之韵,锚定守护绿水青山与历史文脉的职责;控告申诉检察部门践行“枫桥在虞”之道,聚力于基层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这些主题走廊不仅是文化展示的窗口,更是业务实践的航标。在主题文化潜移默化的引导下,我院高标准实质化运行“企检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法治服务;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迹修缮等精准发力,开展专项监督行动,办理的6起生态环境领域的案件获评省级以上典型案例;打造“V未来检察之家”,创新推出“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并结合地方特色产业,联合电子商务协会建立观护基地,相关做法得到上级肯定;在苏州首创共享检察听证、12309检察服务分中心等机制,在苏州检察机关推广。
常熟市检察院在“虞检书社”举办“优秀公诉人的养成”分享会
“虞检书社·先锋讲堂”:以思辨之力强履职之能。“虞检书社”“先锋讲堂”等核心区域是年轻干警的核心培养基地,用于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研讨活动。我院着力让文化阵地真正“活”起来、“热”起来,深度融入队伍建设与业务实践,成为铸魂、强技、提效的强大引擎。强化素养提升与岗位练兵,常态化开展技能比武、“青年辩论赛”、“青蓝结对”成果汇报、“常检小课堂”等活动,营造争先创优氛围,促进队伍专业化建设;聚焦深度研讨与智慧碰撞,每季度邀请业务骨干、专家学者等,共同开展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会商、新类型案件法律适用研讨、典型案例培育孵化等,有效提升干警理论素养和履职能力;着力丰富干警文化生活,定期组织书画创作、阅读分享等,满足干警业余学习需求,营造书香氛围。2021年以来,依托该区域开展各类培训、竞赛、研讨活动50余场次,干警队伍能力也得到持续提升,235人次受到上级表彰,39件案件获评全国、全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全院先后获得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全省“五好”基层检察院、全省检察机关第八次“双先”表彰先进集体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