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专题 > “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江苏检察实践”成果展示 > 文化阵地 > 正文
海安市院丨以文育检强化引领 守正创新赋能发展
2025-08-04 15:31:00  来源:海安市人民检察院

在新时代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我院始终坚持“文化育检、文化润检、文化兴检”理念,构建起集思想引领、能力提升、情感凝聚于一体的文化阵地体系。通过政治建设教育馆、“维桢馆”职工书屋、法警训练基地等文化阵地,与周三夜校、微宣讲、主题党日、节日文体活动等动态载体深度融合,形成“静态阵地强根基、动态活动激活力”的文化建设新格局,为检察工作现代化注入持久动力。

法警大队成员在法警训练基地举行宣誓仪式

筑牢信仰之基,凝聚奋进力量。我院将文化阵地与文化内涵深度结合,为检察队伍建设夯实根基。将政治建设教育馆作为淬炼忠诚的红色熔炉,结合苏中七战七捷经验,提炼“检察七心”(牢记初心、班子强心等),通过沉浸式场景、多媒体互动,展现海安革命初心、检察服务大局及队伍建设情况。自建成以来,组织新入职干警宪法宣誓8次,接待上级调研及兄弟单位交流50余次,成为强化党性修养的“精神殿堂”。将“维桢馆”职工书屋作为滋养情怀的书香家园,该馆取名源自《诗经》“王国克生,维周之桢”,寓意干警为法治栋梁。书屋由四厅一庭组成,占地443.5平方米,藏书3000余册,涵盖法律、社科、党史等领域,配套休闲与研讨区。通过党建融合读书分享会、主题研讨等活动,培育出全省“优秀公诉人”等骨干人才,成为青年干警成长的“孵化平台”。

在“维桢馆”职工书屋举行干警家风故事分享会

激发队伍活力,赋能检察发展。动态活动与文化建设联动,为队伍注入持续动能。将周三夜校作为素能提升的学习引擎,2022年起常态化开设,依托专家与骨干双轨授课,“海检小课堂”以“部门轮值+自主选题”形式,通过辩论、模拟实战强化实效。近三年来,开展63期,33人次获南通市级业务标兵、能手称号,2人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队伍专业能力显著提升。将竞技与党建作为锤炼思辨的活力平台。辩论赛紧扣热点与疑难案件,提升干警逻辑思维与法律适用能力;主题党日活动创新“党建+业务”模式,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2025年,第三党支部获评海安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四强’党支部”。将文体活动作为凝聚团队的情感纽带,围绕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等节点,定制庆祝活动;运动会强化团队协作,营造“快乐工作、健康生活”氛围,增强队伍凝聚力。

干警在休息时间参观“维桢庭”

以文促检显担当,司法为民谱新篇。文化建设与检察职能深度融合,彰显司法为民实效。一是从“治罪”向“治理”深化。联合公安建立南通首家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中心——“安心驿站”,与市慈善总会设全省首家“安心护未”慈善基金,救助5名未成年人10万元,为4人提供心理治疗;开发“云保通”非羁押数字监管平台,监管1700余人实现“零脱管”;以“重点+随机+专项”模式评查案件108件,落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二是培育忠诚干净检察铁军。2024 年,办案中心获省院“五星”称号,“紫石蓝盾”品牌获评全省法警大队特色品牌,维桢馆入选省总工会“重点建设职工书屋”。近年,5名干警获省级以上业务竞赛标兵、能手称号,全省刑事检察办案竞赛获团体和个人“双第一”。三是扩大检察影响力。2025年上半年,文化阵地对外开放14次,接待200余人次;与江苏广电总台联合摄制未成年人法治微短剧《北帅的夏天》,获多家单位展播;结合“3·15”“4·15”等节点,开展线下普法6次,发放资料600余份,解答咨询50余人次,深化检民互动,成为传播法治理念的重要窗口。

举行2025年新春联欢会

文化建设永远在路上。我院将持续深化“以文育检、以文润检、以文兴检”理念,推动文化阵地从“有形覆盖”向“有效浸润”升级,让文化软实力成为检察工作现代化的有力支撑,在新征程上书写检察事业新篇章!

作者:  编辑:刘雨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