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根,根深则叶茂。文化是魂,魂定则志坚。南通市检察院深刻把握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规律,坚持“以文育检、以文兴检、以文强检”理念,将文化阵地建设作为凝聚队伍、提升素能、展示形象、服务大局的奠基工程来抓,精心构筑综合性文化阵地矩阵,为南通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不息的精神动能。
省检察院领导参观南通市检察院党史室
固本培元,构筑多元融合实体文化家园。我院以300余平方米的检察文化中心为核心载体,匠心打造集“窗口、平台、家园”功能于一体的立体化文化空间,成为滋养干警心灵、涵育职业精神的重要场所。检察文化书吧由阅览室与沙龙室组成,藏书千余册,涵盖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人文社科等多领域,由市院宣传教育处专人负责定期更新,并辅以蓝印花布工艺品装饰,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检察文化长廊
检察文化长廊是文化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区,南墙凝练呈现六大核心文化品牌:“江海文化”彰显地域特色与开放包容,“理念文化”引领价值追求,“素质文化”夯实履职根基,“狼性文化”激发争先锐气,“书香文化”涵养人文底蕴,“廉政文化”筑牢思想防线。北墙则生动展现“一院一品”的基层创新活力,海安“海睿法学社”、如皋“青马基地”、如东检察文化园、启东“沙地江海检察文化沙龙”、崇川“青春励志”平台、通州“检察文化节”、海门“东洲检韵”文化讲坛、开发区“星湖先锋”党建品牌等9个特色品牌交相辉映。
院史室
院史室以“历史沿革、发展变迁、领导关怀、履职尽责、综合管理”五大版块,全景式展现南通检察70载筚路蓝缕、忠诚履职的壮阔历程。干警文化作品展览设在通往食堂必经之路的展览区,巧妙利用碎片化时间,让干警在日常步履间感受艺术熏陶。自2024年启动,2025年7月已更新至第二期,汇集全市检察干警的摄影、书法、绘画佳作33幅。
交流浸润,激发文化认同活力磁场。依托坚实的硬件基础,南通市检察院精心策划组织丰富多元的文化交流活动,让静态的阵地“活”起来,让文化的力量“动”起来。思想引领平台持续深化,以“青检沙龙”“小课堂”、支部主题党日为核心载体,常态化开展理论研讨、业务交流、读书分享、廉政教育等活动近百次。学术研讨与人才培育深度融合,书吧内高频次的学术研讨活动,成为碰撞思想火花、提升专业素养的孵化器。“一院一品”基层品牌在长廊的集中展示,促进了跨区域的学习交流与经验互鉴,为全市检察人才成长提供了多元化平台。艺术表达与情感共鸣相得益彰,干警文化作品展不仅为有才华的干警提供了展示舞台,其设置在生活动线的巧思,更让艺术欣赏成为日常,无声地传递着检察队伍的凝聚力与自豪感。新媒体赋能扩大文化辐射,依托院史室等阵地拍摄的喜迎国庆、学习教育等6部主题新媒体作品,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将厚重的历史、忠诚的信念、廉洁的家风以更生动、更广泛的方式传递出去,提升了文化建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在文化书吧举办“学思践悟提素能,喜迎国庆践初心”青年干警理论学习交流暨青检沙龙研学活动
赋能致远,彰显文化建设综合效能。南通检察文化阵地建设的成效,体现在对核心业务、队伍建设、社会形象的强大推动力和深远影响力上。文化阵地体系犹如“精神熔炉”,持续涵养干警的政治品格、职业精神和道德情操,激扬奋进力量。“六大文化”特别是“忠诚”内核的浸润、“狼性文化”的激励、“书香文化”的滋养、“廉政文化”的约束,有效锤炼了干警“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文化阵地建设驱动了业务发展,提升了履职质效。文化长廊展示的“理念文化”“素质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追求和专业精神,内化为干警履职尽责的行动自觉。依托书吧、沙龙等平台开展的常态化业务研讨,促进专业能力的提升和疑难复杂案件的攻坚克难。获得广泛认可,发挥示范效应。独具特色的文化阵地建设思路、品牌化运作模式、实效化成果转化,特别是将政治忠诚教育、地域文化、业务发展、队伍建设深度融合的经验,被上级领导评价为“机关文化建设的示范样板”。
站在新起点,南通市检察院将持续深耕文化沃土,持续丰富内涵、创新形式、拓展功能,让文化的“软实力”持续转化为推动南通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的“硬支撑”。